在“九分山水一分田”的大同市灵丘县,有一个乡镇分外美丽,唐河水如玉带般穿峡而过,两岸大山的沟壑里,星罗棋布着世外桃源一般的村庄,处处花红蝶舞,村村景色怡人。
这里是红石塄乡。近年来,乡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赢得了上级肯定和群众认可,先后荣获省级“模范单位”“标杆乡镇党委”“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连续3届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今年8月30日又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近年来,红石塄乡党委书记燕文星和乡党委一班人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省市县战略部署,以“百姓不富我不安”为鞭策,立足县域资源优势,把“生态立乡、有机富乡、旅游兴乡”作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全域有机农业示范区,民宿集群,有机种植、有机养殖、生态旅游园区“一区一宿三园”,取得了骄人业绩。
请专家学者把脉问诊、高端规划,引进金地、梨园文体等龙头民营企业,以移民搬迁村为基础,总投资数十亿元,成功打造了车河、龙渠沟、城头会3个有机社区,为有机农产品种植提供全方位支撑。其中,建设冬暖型羊肚菌棚16栋、新型节能蔬菜温室1栋、玉木耳大棚5栋;建设集采摘、观光和休闲于一体的千亩月亮湾有机苹果园,2021年进入首个产果期,亩产近2500公斤;养殖边氏有机蜜蜂1000多箱,产品远销京津冀市场;引进万鑫公司有机水产养殖和灵丘县绿波有机水产养殖,已经初具规模。
为做好做足有机文章,全乡对9000亩耕地实行有机肥料补助,全域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使30个产品获得有机认证;连续4年获得“中国有机产业发展示范乡”认证;连续举办9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叫响了“有机车河”品牌。
在此基础上,“有机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的模式逐步成形。
中秋时节,已过旅游旺季,位于灵丘县红石塄乡边台村的追梦客栈民宿房间仍然供不应求,客栈负责人孙玉颇感慨地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机农产品和体验式民宿越来越受欢迎,客栈生意越来越火。没想到,以前为生活奔波的我,也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
车河乐田居、龙渠沟云朵驿站、沿河青青民宿……一个个独具生态特色的品牌民宿,在全域旅游精品线路上大放异彩。
与此同时,聚焦乡村振兴精准施策,乡党委采取共同缔造的方式,打造美丽乡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农村改厕“三大革命”一体化推进;投资220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提质工程,村村新建了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完成天然气管道铺设30公里,成为全县第一个天然气全覆盖的乡镇。
聚焦乡风文明精准发力,建立上沿河农民讲习所,村村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爱心超市,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主题,推出《山水北泉》《龙渠沟的老百姓》等大型农民实景演出,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在全乡广大党员中开展星级评定活动,在群众中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让清风正气充盈乡间沃野,优良家风滋润千家万户。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乡党委以加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大力开展“一村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实现了7个行政村个性化党建品牌全覆盖。2021年底,全乡创建“五旗”“两旗”村党组织各1个,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人均年纯收入由脱贫攻坚前的2000元提高到了11915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扎扎实实的工作,换来的是捷报频传。车河社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车河村级有机农业扶贫模式”登上“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入选“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上北泉、车河两村被评为山西省首批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下车河、下北泉等4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下沿河、边台等3村入选“山西美丽休闲乡村”。美丽的红石塄乡,将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
本报记者贺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