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践悟

扎实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强调“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这为人民政协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指明了根本方向。晋中市政协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完善配套工作机制、搭建“有事来商量”平台、开展贴近基层群众的政协协商,扎实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完善机制,夯实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基础

  锚定协商主体、协商地点、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实效,就能为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提供坚实制度保障。晋中市政协系统围绕以上五个方面建章立制,补齐了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短板。
  聚焦“谁来协商”,促进协商多元。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构筑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多元协商主体,有利于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市县政协邀请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政协智库成员、利益相关方代表、社会组织人员、党政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共同参与协商,扩大了协商覆盖面。
  聚焦“在哪里协商”,选好协商地点。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要走到群众中去,多和群众商量。市县政协广泛开展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走进政协的“双走进”活动,充分利用贴近基层群众的委员之家、居民协商议事室等作为协商议事点,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协商什么”,完善协商内容。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要紧盯党政所需、群众所盼,促进“协商为民”有效落实。市县政协注重聚焦助力改革发展要事、民生改善实事、基层治理难事确定协商议题和内容,做到了党政点题、委员荐题和群众出题相结合,确保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
  聚焦“如何协商”,丰富协商形式。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要运用为群众乐于接受的协商形式,真正落实“协商于民”要求。市县政协深入开展面向群众的协商,提升了政协协商的“温度”。榆次区政协围绕乌金山镇后沟村“推进乡村振兴”议题,聚焦旧村拆迁、新村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村级治理等问题,灵活开展现场协商、跟进协商和驻村协商,推动该村成功申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聚焦“协商得怎么样”,务求协商实效。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要以提升协商实效为目标,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市县政协坚持把凝聚共识融入协商全过程,确保商量商得真、商得实、商得深。和顺县政协以民生问题为协商重点,协调建成一批城市服务驿站、爱心驿站,辐射周边上万人,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搭建平台,拓宽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渠道

  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要坚持以“开放、共享、创新”为导向,积极搭建听民声、凝民心、聚民意的协商平台。
  探索“开放”新形式。延伸到基层的政协协商,必须是面向群众的“开放”式协商。市县政协强化基层政协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的理念,充分依托各专门委员会、委员活动小组和“智慧政协”平台等,组织委员通过“线下+线上”“场内+场外”等多种形式,开展“开门协商”“一线协商”,营造了团结民主的协商氛围。
  拓展“共享”新功能。延伸到基层的政协协商,必须是拓展委员一线履职平台“共享”功能的协商。市县政协持续推动“委员之家”规范化建设,并结合“书香政协”建设“委员在一线”主题履职活动等工作,积极拓展联系群众、服务发展、助力基层治理功能,努力将委员一线履职平台打造成为集学习交流、团结联谊、民主协商、合作共事等为一体的“有事来商量”平台。截至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政协共建立“有事来商量”平台223个,推动协商民主走进群众中间。
  打造“创新”新载体。延伸到基层的政协协商,必须以推进工作创新彰显政协特色和优势。市县政协一体化推进,使“有事来商量”平台成为团结联谊、联动合作、合力攻坚的新载体。介休市政协构建起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协商议事体系,为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畅通了渠道,汇聚起共谋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促进协商,提升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实效

  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要把提质增效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实现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转变。
  把协商过程变成推动问题解决过程。要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在贴近基层群众的政协协商中落实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实践要求。晋中市政协利用“有事来商量”平台,组织开展“委员在一线”主题履职活动,市县政协委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助推发展、服务民生第一线,推动各项重点工作有效落实。榆社县政协围绕“消除居民区安全隐患”“重视乱设摊点致交通拥堵问题”“强化设施蔬菜运营管理”等议题开展协商,切实发挥了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作用。
  把协商过程变成广泛凝聚共识过程。要坚持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努力把“有事来商量”平台打造成为凝心聚力的平台。市政协围绕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优化营商环境、煤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中心任务和协商议题,主动深入基层汇集民智、广纳良言,形成可行性建议报告,把党政决策部署转化为全社会共识。在政协协商议事平台上,群众的声音被认真倾听,社会关切得到及时回应,各项政策化作润心的春雨,汇聚起助推发展的磅礴力量。
  把协商过程变成推动工作落实过程。要坚持商出质量、商出水平,全面提升政协协商质效。市政协寓民主监督于面向基层的协商议政活动之中,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及重要建议案落实、重点提案办理,对有关部门行政效能开展民主监督问效、民主监督“回头看”和民主评议,推动了相关问题有效解决,夯实了政协工作的群众基础。(作者:晋中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任秀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12期

  • 第2022-09-11期

  • 第2022-09-10期

  • 第2022-09-09期

  • 第2022-09-08期

  • 第2022-09-07期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5期

  • 第2022-09-04期

  • 第2022-09-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