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专题《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们组织干部赴平遥县沿着领袖足迹沉浸式学习,深刻感悟“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丰富内涵,坚决扛起历史文化资源大市的时代使命,在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奋力续写晋中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把传承历史根植于灵魂,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晋中有1067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39处不可移动文物,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9处,居全国第5位。让晋中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是晋中必须答好的重大命题、必须扛起的重要使命。我们统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特色产品经营,实施千处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平遥古城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推出平遥古城保护利用项目,高标准修订《平遥古城修缮详细性规划》,编制古城保护与景区提升规划,争创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持续擦亮“老字号”品牌,大力开展平遥推光漆器、祁县玻璃器皿、介休琉璃制品“三大文创产品”传承提升发展行动,加速培育冠云平遥牛肉、广誉远药业、太谷荣欣堂等一批老字号品牌,打造剪纸、布艺、牵绣、砖雕、琉璃等一批特色门店,建设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产业街区。
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血脉,让文化自信强起来。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聚焦创造性转化,开展“一会一课”晋商文化传承行动,成立晋商文化研究会,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设“晋商文化主题课”,推动晋商文化进网络、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聚焦传承性发展,开展非遗传承保护行动,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开展抢救性记录,建设非遗文化展览馆和非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打造传统文化产品生产传承基地。聚焦集成性活用,活跃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平遥古城西大街、南大街打造成特色金融文化街区,建设集金融干部培训交流及教育管理的示范基地,策划推出独具平遥特色的历史文化活动和对外文化合作与交流活动,推动富有晋中特色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把培育壮大文化产业践行于行动,让文旅深度融合步伐快起来。晋中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们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区”为契机,着力打造集体验、互动、跨界于一体的“云上晋中”文旅融合4.0版。加快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以古院、古村、古镇、古堡、古城“五古”和体验、休闲、康养、度假、观光、运动“六种新业态”为载体,依托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介休绵山等龙头景区,培育国家级旅游休闲景区、文创领军企业,建设智慧旅游典范。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实施A级旅游景区倍增、旅游要素增效、乡村旅游提质、红色旅游铸魂、研学旅游普及、康养旅游提档攻坚行动,连通38个A级景区,使晋中成为城市群和城市核的“后花园”“康养地”。全力提振文旅消费市场,发放500万元文旅消费券,启动榆社云竹湖“清凉夏爽畅游晋中”旅游惠民活动、寿阳“方山避暑旅游节”、榆次老城“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嘉年华”、和顺“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节”等活动,联合100家旅行商和媒体,组织“晋中风光美·主播带你游”超值优惠系列体验团,做实“山西人游晋中”文旅品牌。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牢记领袖嘱托,坚持“三个敬畏”,把晋中珍贵的文物资源、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展示出来、传播出去,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晋中担当、作出晋中贡献。
晋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