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丰富服务供给,为创业者提供更多便利;降低贷款门槛,解决初创企业资金难题;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我省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导向,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让创新创业成为带动就业的重要引擎。
  双创既是创业者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也是增加就业岗位和社会财富的重要渠道。目前正在开展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意义,在于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搭建沟通桥梁,引导社会资源加速创新创业项目发展,推动双创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实现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创业点燃梦想,就业承载希望。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往往能吸引带动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因此,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作用,集聚社会各界就业创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创业服务,提供场地和资金等支持,鼓励大学生敢闯敢试,自主创业,实现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创业带动就业是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政府部门要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入手,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精准发力出实招,推动稳岗促就业各项举措落地见效,用“真金白银”惠及企业和创业者。要不断深挖创业容纳就业的“蓄水池”,拓展就业创业空间,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创业带动大量就业,创新成就众多创业。双创促进了新动能快速成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双创”与“放管服”改革协同发力,全面创优营商环境,疏通创新创业堵点,帮助创业创新者解决实际问题,以更大力度厚植“双创”沃土、壮大“双创”主体、优化“双创”生态,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人的活力,增强发展动能,提升创业就业的活跃度,推动更多市场主体在双创平台上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创业是就业富民之源,创新是社会进步之魂。助力大众创业,赋能万众创新,加速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新动能,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必定能培育更多充满活力、持续稳定经营的市场主体,为稳岗就业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

李慧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20期

  • 第2022-09-19期

  • 第2022-09-18期

  • 第2022-09-17期

  • 第2022-09-16期

  • 第2022-09-15期

  • 第2022-09-14期

  • 第2022-09-13期

  • 第2022-09-12期

  • 第2022-09-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