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山下,荫营河畔,阳泉郊区荫营镇坐落在这里。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如今,荫营镇人民政府的荣誉墙上,又多了一块沉甸甸的“国字号”奖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人民满意是公务员的最高荣誉,这块奖牌,是对荫营镇公务员集体的最高褒奖。从北京领奖归来,荫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郝强又投入到紧张的各项工作中,“获此殊荣,既是肯定,更是激励,鼓舞着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懈奋斗。”
荫营镇总面积111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常住人口7.6万人。作为郊区区委、区政府驻地,镇区商业购物、餐饮住宿、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完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超过1100家。多年来,荫营镇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唯旗必夺,争创一流”的优良传统,以“争做转型发展先锋队,打造城乡融合示范镇”为目标,按照“一城两区三廊带”产业发展规划,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党旗红,治理兴。荫营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挥基层治理“前线指挥所”作用,将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治领导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作为“先手棋”,全面提升村(社区)治理能力,有效探索村(社区)治理新体系,形成了党委政府职能转变、基层组织服务提升、党员群众参与自治的良好格局。
作为阳泉市郊区全面推行村(社区)治理新体系试点乡镇,荫营镇积极探索“党委引领,支部发力,网格治理”模式,严格按照“1+1+3”的网格化服务机制,科学划分区域网格80个、微网格376个,并通过考试聘用80名全科网格员,吸纳区域微网格员934名,高效开展社会管理工作,及时排查化解涉及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事项,全镇平安建设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1月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山西建设示范乡镇”称号。
古朴老院灰石围墙,青瓦飞檐翘角出墙,雕花影壁点缀其间,门楼斗拱相映成趣……走进位于郊区后沟村的荫营古镇,古风古韵扑面而来。该项目于去年5月开工,工程建设面积30000平方米,全为古式建筑,重点打造红色文化博览区、会议培训中心、特色餐饮区等多个功能区。
这是荫营镇聚焦转型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郊区的工业大镇,近年来,荫营镇以打造工业转型引领区为目标,以打造全区项目建设排头兵为己任,大手笔谋划大项目,大力度推进好项目,赋能全方位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镇完成税收2.2亿元,实现“小升规”企业10家、累计达到25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1%。一批诸如广凯机械、中科泓源、耀邦环境等大项目、好项目成功落地,项目总投资达49.91亿元,截至2021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1.74亿元,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多年来,荫营镇公务员集体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为目标,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发展中努力补齐民生短板,治痛点、攻难点、疏堵点,推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一项项保障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一笔笔增进人民福祉的资金投入,化为百姓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荫营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攻坚行动,聚焦“六区”“六道”,着眼“四整治四提升”。着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累计投资2993万元对菊花园、杏花园等5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大力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培训工程,全年累计培训22期1100余人,实现就业200余人;全镇累计为8441名困难群体发放各类补贴资金3531.9万元。
“唯旗必夺,争创一流”,郝强说,“荫营镇公务员集体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符号,生动诠释了俯首为民的公仆风范”,他表示,“人民满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打造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荫营而不懈奋斗、再立新功。
白雪峰 郑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