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
陈方斌摄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书画展。
李成晋摄文创产品网上直播。
陈方斌摄金秋大祭上的“非遗”表演。茹雅摄
金秋大祭。茹雅摄
关帝庙全景。闫鑫摄
9月的运城,碧空如洗,美景如画。以“相约关公故里,共襄文旅融合”为主题的山西省第八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国保文物超过百所、文明遗存灿若繁星的河东大地盛装启幕。以旅彰文,以文塑旅,已成功举办了32届的关公文化旅游节,乘着旅发大会的和煦东风,秉承复兴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化传承的初心使命,精心组织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关公文化拥趸者,展示了一个文明开放的关公故里、一个包容自信的厚重河东,为关公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未来。
“忠义仁勇数关公”。山西省第八次旅发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千秋传承的关公文化,在“七彩盐池独为盬”“大河由此向东流”的繁华盛景间独立为章,精彩演绎。“青龙偃月鬼神愁,某今奉命江夏走”“赤兔马引长颈仰天嘶啸”……当桃园三结义的忠义武圣,抚髯读春秋的儒雅将军,温酒斩华雄的盖世英雄,手持青龙偃月刀,长髯飘飞,以晋剧、蒲剧、豫剧等不同戏曲扮相登上舞台,高亢激越的唱腔响起,威风八面的忠义关公,仿佛瞬间穿越1800年的历史烟云,与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牵手偕行,共谱华章。
运城是武圣关公的故里,是关公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忠义仁勇”道德精神的关公文化,根深叶茂,源浚流长,经过18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早已深入人心,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界,拥有深厚的民间基础。
“我三人,虽然异姓,结为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在解州镇常平村的关帝家庙,运城市精心打造的主题文旅街区平常街上,从南向北现场演绎的《青龙转世》《剑心书韵》《喜结连理》《勇杀恶霸》和《义结桃园》5个关公故事,生动再现了关公“忠义仁勇”的传奇人生。每次演绎,都是观者如潮,掌声如雷,关公文化就这样在普通百姓繁盛街区的烟火气中动了起来,活了起来。
“关公文化是‘民心相通’的天下文章。我们要把关公文化旅游节,办成群众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传承关公精神、建设精神家园的一次盛会。”第二届关公文化交流基地座谈会上,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志峰深情寄语。
关羽忠心耿耿、果敢勇猛、信义俱全、爱奇学义,被后代视为忠义、勇武、善才、尚学的代表,关公信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忠义仁勇”关公文化已经成为增强全球华人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对关公的信仰和崇拜,已达到了168个国家和地区,有“关公庙貌遍天下”之誉,而解州关帝庙为“天下武庙之祖”,其庙宇规格、建筑价值与人文价值之高无可替代,与常平关公家庙、关帝祖茔并称“三关”,组成了一道独一无二的圣迹文化风景线。
关公文化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成为全世界中华儿女共同尊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蕴含的道德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19年以来,山西解州关帝祖庙和关公文化研究院,在全球关庙和关公文化研究协会中建立“关公文化交流基地”。现已授牌35家“关公文化交流基地”,涉及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法国等5个国家,晋、闽、冀等16个省、市,34个地区,为弘扬关公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模范引领作用。
“襄文旅之盛会,邀古国之神游,备三牲之肴馔,呈玉盘之珍馐,具钟鼎之礼乐,奉宴飨之俎豆,以虔诚之祭拜,祈关帝之护佑!”9月23日,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各界民间团体,以及各地关公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关氏后裔、关公信众及当地民众,为关公大典隆重献礼,表演了异趣横生、精彩绝伦的非遗传承节目。随后,社会各界敬献花篮,主祭人恭读祭文,全体起立行礼,在庄重壮美的乐舞声中,告祭结束,祭拜关公大典礼成。
关公故里,好运之城。此次关公文化旅游节,包括解州关帝庙馆藏文物展、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书画展及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2家关公文化交流基地提供了229幅优秀书画作品,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黄柏权等70余名专家学者,深入探究了关公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泛联系。
“运城在这片土地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根,找到了自己之所以成为这座城市的生命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关公文化。”钱文忠认为,运城市的大智慧在于传承与学习关公文化,“一座城市能深切地感知、认定自己的精神与信仰,这座城市一定是个福地,在未来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发展。”
关公忠义文化,与尧舜德孝文化、能吏廉政文化、晋商诚信文化、裴氏家风文化,以及黄河文化、根祖文化、池盐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是运城文旅产业的“硬核”内涵。近年来,运城市深入实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十大工程”,大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加快推动文旅产品多元业态融合,其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文旅经济产业优势,传统的观光休闲游加速向深度文化体验游转变。
运城,正以关公文化为媒,以人民幸福为义,捧出一场精神充盈的文旅盛宴。
本版文字:张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