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九)

  • 扫码观看地裂缝科普视频

  •   

    地裂缝

      地裂缝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地表岩土体发生变形,当力的作用与积累超过岩土层内部的结合力时,岩土层发生破裂,其连续性遭受破坏,形成裂隙。简单地说,就是地面裂开缝子了。

    地裂缝主要有哪些类型?

      地裂缝的类型很多,主要有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裂缝和人类工程活动形成的地裂缝。

    地裂缝灾害容易在哪些地方发生?

      地裂缝一般都分布于第四系巨厚的松散土体上。出现地裂缝的地方,地面建筑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山西省地裂缝灾害由来已久,有多个市县出现地裂缝,尤以大同、运城、临汾、太原盆地等区域较为突出。

    地裂缝的成因

      地裂缝的成因有两大类,第一种是内动力,由构造运动形成的,比如地震等自然因素;另一种是外动力,由人类工程活动形成的,比如松散土体潜蚀、膨胀土胀缩等形成地裂缝。还有一种是人类过量抽汲承压水导致的地裂缝。

    地裂缝活动有哪些前兆?

      地裂缝的活动性难以预测,但发生前部分地区有征兆。如果建筑物地处地震活动带和活动性断裂带上,遇右图所示现象,应考虑是地裂缝在活动。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09期

    • 第2022-10-08期

    • 第2022-10-07期

    • 第2022-10-06期

    • 第2022-10-05期

    • 第2022-10-04期

    • 第2022-10-03期

    • 第2022-10-02期

    • 第2022-10-01期

    • 第2022-09-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