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偏关天翅湾遗址实证黄河东岸4000年前聚落形态

  本报讯(记者孟苗)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发布考古新发现,我省考古人员在偏关县天峰坪镇天翅湾村发现距今4000多年前的史前遗址,实证了黄河东岸4000年前聚落形态和文化面貌。
  天翅湾遗址位于偏关县天峰坪镇天翅湾村西北,地处黄河东岸的坡地上,面积5万平方米。本次发掘分南北两区,遗址总发掘面积约1375平方米。本次共发现房址4座,编号为F1至F4,均为半地穴式房屋。此外还发现灰坑21座、陶窑1座。时代主要相当于阿善三期和龙山时期,个别灰坑为朱开沟文化时期。出土器物主要为陶器,包括陶瓮、双耳罐、敞口盆、白陶罐、尖底瓶、矮领折肩罐、陶鬲、陶甗、陶罐、陶刀等。
  据介绍,偏关在仰韶晚期被认为是海生不浪文化的分布区,20世纪90年代还有过相关调查。天翅湾遗址出土的小口双耳壶、尖底瓶、大口瓮与当地仰韶晚期海生不浪文化相关器物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经过对小口双耳壶、尖底瓶、大口瓮等文物进行F3炭化粟测年4846—4694BP(置信度:81.8%),骨骼样品测年数据4773—4577BP(置信度:76.6%),综合判断该遗址绝对年代为距今4750年前后,这一数据基本代表了本次发现的阿善三期遗存的年代。
  项目负责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晓毅称,偏关天翅湾龙山时期遗存进一步坐实了黄河东岸该阶段的文化面貌,为寻找两类遗存边界提供了新参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27期

  • 第2022-10-26期

  • 第2022-10-25期

  • 第2022-10-24期

  • 第2022-10-23期

  • 第2022-10-22期

  • 第2022-10-21期

  • 第2022-10-20期

  • 第2022-10-19期

  • 第2022-10-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