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二十大精神在三晋】育苗棚里话发展

  • 瑞恒农业的工人正在给蔬菜种苗嫁接。本报记者王荔摄

  •   经过一个月的休棚期,新绛县瑞恒农业的育苗棚里又繁忙起来,十几个工人正在忙碌。
      “明年我们要开足马力大发展!”瑞恒农业负责人晁瑞玲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给了晁瑞玲奋斗的新动力,她已经着手制订明年计划,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新绛县是我省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和集约化育苗基地,经过不懈的发展,新绛蔬菜产业已经从原来的单一种植向产业链的前端育苗延伸,如今全县已有专业育苗企业25家、年可出苗3亿余株。蔬菜产业新的增长极已经成形。
      “党的二十大报告催人奋进,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更受鼓舞。”瑞恒农业4号试验棚里正在给菜农讲解种植技术的“90后”技术员张琦认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他的发展重心在培育种苗,目前,新品种已经试种了两年,正积极在新绛县大面积推广,可以带领当地菜农和返乡创业人员共同从事蔬菜产业,致力于乡村振兴。
      小试牛刀让张琦尝到了甜头,也坚定了他从事蔬菜产业的信心。
      “这可不是以前干农业全靠辛苦,现在都是自动系统配置,一部手机全搞定。”正说着,张琦的手机响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这是大棚内部的多种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信息并回传的数据,后台的‘大脑’会根据我们设定的环境要求,精准控制天窗、幕帘、灌溉等。我们通过分析植株的生长数据,严格把控输入植株内的能量,使其均匀分配到叶子和果实上,不仅个头匀称,番茄的品质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种植、育苗的宜机化、自动化升级,让蔬菜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新绛县通过推进数字技术与蔬菜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助力农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以前农户调产,因试种遭受损失的情况并不鲜见。现在都由我们育苗企业来试种,试验成功后再向菜农推广,这样既丰富了企业的盈利模式,又降低了菜农的调产风险。”在晁瑞玲的脑子里清楚地记下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瑞恒农业对面,占地213亩的新绛县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正在建设,晁瑞玲表示,下一步,将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加入公司,吸引更多愿意回到家乡发展的大学生加入公司,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乡,发展家乡,带领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本报记者王荔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1-07期

    • 第2022-11-06期

    • 第2022-11-05期

    • 第2022-11-04期

    • 第2022-11-03期

    • 第2022-11-02期

    • 第2022-11-01期

    • 第2022-10-31期

    • 第2022-10-30期

    • 第2022-10-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