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就业

归雁还巢 逐梦前行

  • 侯东升(右一)与公司研发人员在新品种实验大棚查看菇种长势。

  • 李思阳在“大同青创·优客工场”青年创业经验交流现场发言。

  •   

    阅读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我省不断完善创业支持政策,越来越多青年加入创业赛道,他们将一项项科技成果孵化成市场“金蛋”,将一个个新创意转变为传统产业新活力。
      近期,记者走进今年我省创业大赛获奖的青年创客,感受他们锐意进取的青春,记录他们精彩纷呈的历程。

    侯东升 从奋发青年到香菇王子

      走进翼城县西阎镇曹公村食用菌种植大棚,一把把花色“小伞”在菌棒上撑开。摆放菌袋、采摘香菇、称重装筐,到处都是工作人员繁忙的身影。
      侯东升弓着身子穿梭“伞”间,安静仔细地查看菌棒和大棚温湿度。“一个菌棒可以长1斤多香菇,像这样一个棚里有15000多个菌棒。现在每天能产2万多斤。”看着朵朵香菇,侯东升满脸喜悦。
      今年30岁的侯东升是土生土长的曹公人。小时候跟随父亲进山采山珍的经历,让他迷上了食用菌。上大学时,他毫不犹豫填报了生物工程专业。曹公村地处中条山林区边缘,独特的小区域气候是品质优良野生菌类的天然种植场。因此毕业后,他谢绝北京、广州多家大公司的邀请,顶着家人的不解,回到曹公村创业。
      没资金,他就瞒着没过门的妻子,用8.8万元彩礼钱买回钢管、塑料棚等材料;没工人,他就既当大工又当小工,大半天都待在几米高的架子上。菌棒上架后,他吃住在大棚里,像照顾刚出生婴儿一般照顾它们。为了香菇能卖个好价钱,他坐上客车到县城,背着几十斤香菇挨家挨户推销。
      由于为人实诚、香菇品质高,慢慢地很多顾客成了回头客,销路也从周边的县市延伸到河南、河北、广东等地。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侯东升成立了山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到6月—10月反季香菇销售的旺季,许多收购商慕名前来,排队等候收购他的香菇。
      为了让菇香飘满曹公村,侯东升每月举办4次免费培训班,共计培训菇农3000余人次,并将大棚免费租给乡亲们。在他的带领下,曹公村一改往日“老人无活干、妇女闲在家”的局面,本村和周边村不少人一道成了合作社的职业工人。大家都称他是“香菇小王子”。
      2019年,西阎镇党委依托合作社成立了香菇产业党支部,任命侯东升为党支部书记,推广食用菌种植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解决菇农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
      “多年来,我们研发了适宜本地环境的历山醉氧系列香菇、猴头菇、赤松茸、羊肚菌、血银耳等,并在特色山珍十里走廊试种成功。同时又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研究生团队提供了难得的实习场地和上山实训的机会。”侯东升细数着变化。
      如今,侯东升的合作社,累计投资1000万元,建设菌菇大棚80多个,年产量达160万斤,销售额达1100余万元。依托“翼城优品”品牌,生产的食用菌产品逐步占领了全国主流市场。
      今年,侯东升获得省第六届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农产品产销类二等奖。他坦言,下一步,将逐步完善基地功能,发挥本地资源尤其是食用菌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食用菌加工项目,对接直播团队,让香菇粉等产品通过网络平台推向全国。加强校企合作发展,继续加大菌种研发力度,推动西阎特优农产品融入省内外大市场,打响“西阎山珍”的特优品牌,为全方位推动翼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李思阳 从都市白领到文创精英

      走进天镇县李二口长城景区游客服务点,剪纸、帆布袋、水杯、手机壳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货架上整齐摆放的“天镇七日好粮”格外醒目。特别是包装印有长城、杏花等当地特色元素的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谁能想到,这些文创产品的原创者竟是个“90后”姑娘。“这是我设计的剪纸作品。因为我们村有错长城,旁边有千亩杏林。每年杏花开时,景色特美。我们取了个寓意叫长城见证百年幸福,把李二口村宣传出去。”天镇思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思阳指着一幅作品说。
      2016年,从江汉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李思阳进入武汉市一家专业美术教育机构,先后担任校区教学主管、校长等职。在家人的期盼中成长为一名城市白领。
      但发展顺利的李思阳始终放不下生她养她的家乡。2019年,她回到老家,学习钻研,寻找适合李二口村和自己的新发展方向。
      “村里需要你这样有学历、有能力的年轻人。你愿意发挥自己的专长为村里做点事不?”2021年11月,村第一书记王志勇找到李思阳后,二人一拍即合。于是同年12月,在当地政府和人社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李思阳成立了天镇思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开启了她的文创生涯。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从李二口长城和村里千亩杏林获得灵感的李思阳,为李二口长城景区设计了一对吉祥物“城城”“杏杏”。它们圆头圆脑、憨态可掬的形象备受追捧,于是印有“城城”“杏杏”的手机壳、帆布袋等文创产品,一下成了景区甚至天镇县的新名片。
      而李思阳主创的这组《天镇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也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山西选拔赛暨2022年山西省星火项目创业大赛决赛上获得服务业组一等奖的佳绩。
      “大赛也让我有了新思路。我们这里的传统小杂粮,包装简陋、销售模式单一。提升它们的‘颜值’和‘内涵’一定能带来新机遇。”
      于是,李思阳从营养配比着手,寻求北京航空总院的医学营养专家指导,组建专业营养师团队。很快,她和团队就推出了“天镇七日好粮”。粗粮养生、经典好粥、清热去火、养气补血四种品类的杂粮粥,让“天镇七日好粮”这个系列产品在淘宝、京东、微信商城、景区等都深受欢迎。从田间到餐桌、从线下到线上、从天镇到北京,这位“90”后姑娘将天镇的小杂粮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文创+生产加工,不但提高了种植户的收入,也为周边村民带来大量就业岗位。“今年底,杂粮累计销售额有望达70万余元。”好粮终于卖上好价,李思阳难掩欣慰。
      粮食如何与文创巧妙结合?土特产如何玩出新花样?如何将后续推出的“杏小妹”“甜糯糯”等农业文创产品赋予新的灵魂?……李思阳和她的团队在文创的路上继续探索着。

    本栏文图由张丽媛 宋榜娟 贾杰提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1-13期

    • 第2022-11-12期

    • 第2022-11-11期

    • 第2022-11-10期

    • 第2022-11-09期

    • 第2022-11-08期

    • 第2022-11-07期

    • 第2022-11-06期

    • 第2022-11-05期

    • 第2022-11-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