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喝口家乡水

  前些日子,回了趟家乡临猗,遇见几位村干部和老同学。谈起家乡的巨大变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十分热烈。特别是说起“水”来,更是滔滔不绝,感慨万千。
  运城市临猗县庙上乡吉令村是我的故乡。我是喝着吉令的水长大的。然而吉令的水并不是好水,它是咸水,苦得很。
  那些年,我们村的人一直喝的是咸水,用的是咸水,浇地也是咸水。村里的井是上几辈人打的,至于具体什么时间连村里的老人也不记得。应该是因为打井工具落后,井打得很浅,有两丈多深。好在当地地下水位高,也基本能够满足全村人的生活需要。但运城盆地地质构造特殊,使得浅井水矿化度高,水是咸水,含氟量严重超标,长期食用对人体危害很大。
  当地的土质也不好,是垆土,科学分类称之为重黏壤。我们村是临猗县有名的八大滩之一,最远的一片滩地离村子有4公里远,农民种田一天三晌,光走路就累得够呛。当时庄稼地里的井很少,都是靠天吃饭。况且也不能多用井水浇,因为水咸,越浇地碱化越严重、越浇地越难发苗。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互助组、高级社时,我们村浇地普遍用的是浅井里的咸水,1亩地打上大概50公斤粮食就是好产量,大多数农户用木头制作的小推车推粮食。后来,生产队打下了钢管深井,水甜了,甜水浇地,1亩地可产二三百公斤粮食,就用人工拉着小平车拉粮食,条件好的人家套上牛、马、骡、驴的大车拉粮食。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农业科技发展了、生产条件改善了,特别是尊村引黄灌区的建成给吉令村引来了黄河水,我们村由此开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身为水利人,我深知黄河水的诸多优势:
  黄河水是青藏高原的雪山融化和沿途山谷中的泉水混合形成的,流经几千里,穿过黄土高原流到运城,水中不仅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而且腐殖质和液态氧特别丰富,是土壤里的好气性微生物非常需要的营养素。
  另外黄河水中含有大量的粗颗粒泥沙,对于改良垆土地很有帮助,再就是黄河水温度高,与所需浇灌的农作物没有温差,不会发生抑制农作物生长的低温效应,这些优点都是深井水没有的。
  还有一点是黄河水流量大、流速快,浇地用时短、灌水均匀,费用也相对较低。
  黄河水于我们村而言,是名副其实的脱贫水、增产水、致富水、幸福水。你瞧,这黄河水一来,全村5380亩耕地得以充分浇灌,既改良了土壤,又提高了产量。而且用黄河水浇灌的农作物,小麦吃着香、红枣苹果吃着脆、蔬菜吃着甜;用黄河水浇灌的小麦、玉米,产量也翻番,由原来亩产100公斤左右升至500多公斤。
  再往后,党和政府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当地由粮食作物改种经济作物,苹果、红枣等产品每亩收入7000余元,经济效益比以前提高十几倍。大部分村民的住房已由原来的土木结构变为平房或是二层楼房;拉粮运果的工具由过去的小平车、蹦蹦车,发展为电动车、小汽车。村民们都用上了智能手机,了解信息、联系客户,快捷方便。乡亲们高兴地说:“现在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家乡是游子永久的牵挂。如今回到故乡怀抱,喝一口甜甜的家乡水,心里美得很;看一看家乡的崭新面貌,打心底自豪!

杨启敖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1-15期

  • 第2022-11-14期

  • 第2022-11-13期

  • 第2022-11-12期

  • 第2022-11-11期

  • 第2022-11-10期

  • 第2022-11-09期

  • 第2022-11-08期

  • 第2022-11-07期

  • 第2022-11-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