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强化基层治理 加快城乡发展

  • 泽州县北石店镇刘家川村建立全民网格积分制,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新发布的“民星榜”引起了党员群众的浓厚兴趣。牛秀凤摄

  • 河津市樊村镇组织21名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干部成立了基层宣讲队,面对面为基层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图为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干部韩萌萌在西樊村为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史耀琪摄

  • 长治市武乡县桥南村用“清化收”中收回的62亩集体机动地发展大葱种植,年纯收入20多万元。 赵海鹏摄

  •   

    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阳泉市城区北岭社区创新机制,采取党建引领结对共建,引导社会组织、驻地单位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怀仁市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推动组织体系聚合化、工作运行机制化、物业监管规范化、居民服务贴心化,为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强劲动力……我省持续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步。
      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要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为我们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坚定了信心和决心。
      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十四五”时期,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被列为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我省从扩大城乡社区服务供给等6个方面作出部署,明确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等10项发展指标,确定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等4项行动以及服务设施补短板1个重大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要不断完善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多元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要为民服务、便民服务、安民服务一体推进。其中,为民服务重点包括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在社区层面民众能直接享受到的服务;便民服务主要是社区公共事业服务事项和商业服务事项两大类;安民服务主要涉及社区平安建设的各项服务。要充分调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等社会力量,引导市场力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多方参与格局,强调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居民互助服务均衡发展。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民生建设的重点。要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服务发展的深度融合,从城乡社区联动提升、政府社会共建等多个维度统筹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功能布局。争取到2025年,全省实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随着全省各地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的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不断增强社区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功能,必将让我们的社区更加温暖、家园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

    徐补生

    记者手记
    以示范引领带动全面振兴

      示范引领就是借助榜样的力量进行大胆探索,把纸上的规划变成形象的实践,把空泛的概念变成实在的样板,把政策的指引变成具体的行动,达到凝聚人心、加油鼓劲、鞭策激励的目的,进而推动工作由点到面、由少到多扩展开来,在域内全面开花结果。
      临汾市大宁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设立乡村振兴规划区,打造“一横一纵”两条发展轴线,“横线”6个村以产业特色为亮点,“纵线”10个村以黄河文化为主线,高标准、创意化打造沿黄乡村旅游“大宁样板”。采访中记者看到,有的项目已经投运,拓展了群众就业增收的途径;有的项目正在建设,昭示着新兴产业的美好未来……一个个项目就是一个个样板,使大家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干事创业的氛围已经形成。
      采访中,记者被当地干部群众的使命担当精神所感染。他们注重各自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解放思想,不坐而论道,不当甩手掌柜,勇当“拼命三郎”“施工队长”,做埋头苦干的真把式、雷厉风行的快把式、追求卓越的好把式。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始终把乡村振兴这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积极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李全宏

    众人拾柴 火焰正旺

      吕梁山上,曾极度贫困落后、“一沟两山四面坡,两墕一塔土石窝”的阳坡塔村,实现了从“山旮旯”到“富裕村”的华丽嬗变,这是民营企业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众人拾柴剜穷根的生动缩影,这是三晋大地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山乡巨变换新颜的美妙音符。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实践内容不断丰富,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烙上了鲜明的晋商印记。
      党中央发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以来,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响应、冲锋在前。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民营企业听党话、跟党走,因地制宜,找准贫困户的“病因”,力求“缺什么补什么”,有的在“搬得出”上下功夫,有的在“稳得住”上做文章,有的在“能致富”上求突破,全力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展现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情怀、抱负、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晋商是山西的一张耀眼名片,创造了富甲海内的物质财富,留下了厚重深远的精神遗产,其中“经世济民”就是晋商精神的最高成就。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多方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新的历史起点上,秉持着“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民营企业躬身入局,造福乡梓,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发展壮大,实现助力乡村振兴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共赢。

    本报记者杨文俊

    基层声音
      乡宁县西坡镇党委书记/师进

      今年以来,乡宁县西坡镇完善“五事共商”工作法,议定实施完成了进一步发展壮大花椒产业等发展要事、推进户厕改造等文明乡村建设好事、解决群众反映的吃水分房问题等难事、推进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等便民惠民利民实事等。通过“五事共商”工作法,项目实事接续落地,治理难题迎刃而解,基层组织愈加有力。

    沁县晋汾高粱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炜

      在“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式种植方式的助力下,沁县优质高粱种植产业不仅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机械式收获,还通过与市场精准对接,支撑了企业的高效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产业。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每天都会调派2—4支收购队伍前往各乡镇收购高粱,目前全县的高粱收购状况也十分可观,现已收购2.8万吨,总量预计在3.5万吨左右,多重的保障手段使种植户能够最大程度获得收益,也打造出了高产、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

    泽州县巴公镇山耳东村党支部书记/赵帅

      强治理、促振兴,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对于山耳东村来说,就是要以做好党建红、阵地红、志愿红“三个红”为切入点,深化天地人“三张网”治理模式,大力抓好休闲乡村游、生态康养、精品种植产业“三件事”,全面迈出新步伐。我们将擦亮山耳东村“国家级美丽乡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村镇建设先进村”等金字招牌,全面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本报记者杜春春 李家鸣 王天晓整理

    百姓寄语
    应县白马石乡白马石村脱贫户/侯良

      这几年,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家的穷帽子摘掉了。以前愁的是怎么能吃得饱、穿得暖。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家里添置了各种家具家电,有了医保看病买药还能报销。我还通过村里的脱贫户小额信贷贷款5万元,今年种了30亩土豆,收获土豆4万多斤,纯收入就有2万元。不只是我,这几年村里其他贫困户都在党的好政策下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日子都过得美着呢!

    灵丘县独峪乡大兴庄村村民/张二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良田沃土是丰收的关键,大兴庄村现有耕地2000多亩,村里下一步将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在不填河、不毁林、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开发荒山荒坡,增加1000亩耕地,多种粮、多产粮,以实际行动守护好我们自己的“米袋子”。希望村里继续打造好“南山小米”品牌,打通“种产销”一体化道路,让我们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太原市迎泽区迎泽街道南内环二社区居民/阎润香

      这些年,我们社区以楼院为单位建立了党支部,成立了党员志愿者队伍,不仅年轻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退休老党员也继续在院里“发光发热”。下水管、自来水管裂了,吆喝一声,有人帮忙维修;腿脚不便的老人刚收拾好垃圾,立马有人帮忙拎下楼……大家相互扶持,温暖互助。我们相信,只要听党话、跟党走,只要人人都出一份力,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马占富 贺锴曹 婷婷整理

    网言集萃
    城乡社区治理活力满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山西日报新媒体平台,网友们畅谈城乡社区治理,言语中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慢雨声声:在听取了大伙儿的建议后,去年社区进行了改造,不仅马路修得更加平整了,还新建了社区食堂和社区图书馆,如今我们吃饭、休闲都有了新去处,看着环境一点点变好,心里很开心。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社区治理更加人性化、服务越来越贴心,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卷芯菜菜:去年外出打工,没想到一年后回来,村子就大变样了!门前修了小花园,生活惬意不说,亲戚还在村子里搞起了农家驿站,收入也高了。如今在村里,村民给村委会提建议,还能给村干部打分。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商量着来,一个个干劲十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描绘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灵儿:从数字政务、远程办公到智慧出行、智慧医疗,城市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支撑。信息化在为群众带来更便捷体验的同时,也为各部门服务群众提供了更高效的渠道。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要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让服务更贴心,让群众更暖心。

    本报记者张琦整理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04期

    • 第2022-12-03期

    • 第2022-12-02期

    • 第2022-12-01期

    • 第2022-11-30期

    • 第2022-11-29期

    • 第2022-11-28期

    • 第2022-11-27期

    • 第2022-11-26期

    • 第2022-11-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