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践悟

发挥扶贫资产在乡村振兴中的持久效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一重大决策,为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走出了中国式的脱贫之路,同样也可以创造举世瞩目的乡村振兴之路。扶贫资产是运用各级财政资金提升农村治理环境、发展产业脱贫逐步形成的,它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实现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发挥扶贫资产在乡村振兴中的持久效用,就要充分发挥政府服务、村集体主导、经营主体和农户参与的协同作用。
  参考国有资产管理方式方法,实现扶贫资产优化配置。由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统一负责,业务范围为承接项目资金、财务核算、风险防控、资产评估,先进技术引进、投资开发、收益管理等,以集团化管理统筹资源,形成规模经济,增加经营性扶贫资产的收益;政府向投入经营性扶贫资产累计50万元以上的经营主体,派驻一名金融专业的管理人才,有效避免监管失位的现象,保障经营性扶贫资产不缩水、不流失。对闲置的扶贫资产要及时盘活,公开招商,采取出租、股份合作的形式,促进产业项目尽快落地,保证农户的就业和收益;扶贫资产和项目的管理应更加系统化、专业化,为资金项目发挥实效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保障,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扶贫资产和员工的投保,增加抗风险能力。扶贫资产在运营过程要面对各种风险,经营风险主要表现在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直接影响到扶贫资产的保值增值。比如,扶贫资产投向的农业养殖项目,既存在市场价格和存亡率的潜在风险,还存在养殖成本加大、营业收入减少等多重经营风险。再如,光伏发电设备、扶贫车间、日光温室、养殖基地等扶贫资产项目,要未雨绸缪防止因地质灾害、火灾、洪水等带来的风险,以免造成设备资产净值的减值和毁损。为此,应充分利用保险的风险防控和理赔职能,切实减轻因自然灾害产生的各种损失,为脱贫务工人员购买年度意外险,防止造成返贫风险,也防止经营主体的赔付风险。
  实现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监管权的“三权分离和两权捆绑”。我省实施的“清化收”工作和“三资”管理,理清了债权债务,明确了新增资产。在此基础上,应采取以下对策和举措:扶贫资产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产生的收益分为公益性维修基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分红;经营权归产业合作社或经营主体,经营主体实行自主管理经营、诚信经营,明确分配机制;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民行使权利的保障,受益主体是农户,合理分配兼顾弱势,按比例提取的公益金重点用于公益类设施运营管护、村级公益事业、党建引领等方面;监管权归资产投入部门,负责引导、规范与监督产业项目实施与运作。
  设立项目专家库,监督审计科学化。要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专业技能,设立乡村振兴专家库,涵盖工程、财会、监理、农业等类别,熟悉当地发展优势、生态环境等人才自愿加入,更利于扶贫资产的长效使用与管理。扶贫资产的工程项目前期,实施科学性、因地制宜的论证,让扶贫资产及时合理投入;项目中期,组织专家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项目后期的管理,组织专家对投资工程进行实地查看,及时消除隐患,避免造成重复投入。
  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社的牵引带动作用。我省为农村农业的发展,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形成将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政府、经营主体、农户之间的桥梁,可以将分散的、粗放的农户管理协调成有组织、有规模的合作团体,既能节省劳动成本,还能增强抗风险能力。扶贫资产确权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只要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升村干部文化水平,加快管理人才的培育,村集体就能通过合理的分配方式,确保经营性扶贫资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应协调经营主体依法依规经营,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推动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做实企业。加大义务教育投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把扶贫资产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引进教育人才,确保公平教育。拓宽农民技能培训,开展适合本区域发展的农民技能培训班,加大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社区团购、电商直播、短视频电商以及农产品众筹、预售、领养、定制等农村电商新业态,把输血变造血,塑造本地品牌,从而实现1+2+3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大力发展优质水源地、民宿古村落、土豆半成品加工等乡村振兴新兴产业项目,为乡村振兴打造项目精品。构建乡村企业发展布局,政府对经营主体的扶持应实行“五年过渡期,扶上马送一程”,让他们在经营性扶贫资产的支持下,在发展中求壮大。
  扶贫资产的持续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明确资产权益分配,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发展乡村振兴持续护航。(作者:太原市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高级会计师 张彩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05期

  • 第2022-12-04期

  • 第2022-12-03期

  • 第2022-12-02期

  • 第2022-12-01期

  • 第2022-11-30期

  • 第2022-11-29期

  • 第2022-11-28期

  • 第2022-11-27期

  • 第2022-11-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