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成绩殊为不易 坚定信心向前

——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一

  2022年收官在即,成绩殊为不易。展望未来,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越是风高浪急,越需坚定信心、勇毅前行。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正持续显现;扎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稳中有进,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

  面对疫情多发散发以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引领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稳健向前。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发展。二季度前期经济明显下滑、后期扭转下滑态势,三季度总体恢复向好,四季度抓住窗口期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遭遇内外部阶段性、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恢复回升,展现出巨大韧性。
  预计全年经济总量将超过120万亿元,脱贫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尽管今年经济增长与年初的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项指标都较好完成。一些面向未来的结构性指标更有突出表现,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今年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45万人,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在全球通胀压力高企的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温和上涨2%;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就业稳、物价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梳理这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取得的成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坚定信心,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
  长路有险夷。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用辩证、长远的眼光研判未来发展。
  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今年面对一系列超预期因素造成的意外干扰,中国经济减速但并未失速,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势头并未中断,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
  看动力——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为中国经济积蓄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前11个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4.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明显。
  看潜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增强中国经济长风破浪的后劲。
  我国庞大的市场空间令世界瞩目。在全球跨国投资低迷背景下,我国吸收外资逆势增长。前10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增长14.4%,外企持续用行动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看活力——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各项稳增长政策叠加发力,促进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新十条”落地,企业预期得到改善,市场信心有所增强,生产步伐明显加快。

保持定力,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保持定力,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经济稳、人心稳、大局稳。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会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
  坚持围绕重点、纲举目张——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会议提出几方面重大问题,为各地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定向领航。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22期

  • 第2022-12-21期

  • 第2022-12-20期

  • 第2022-12-19期

  • 第2022-12-18期

  • 第2022-12-17期

  • 第2022-12-16期

  • 第2022-12-15期

  • 第2022-12-14期

  • 第2022-12-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