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民声

“民生工程”莫忘先“问民”

  近日,某乡政府向全乡人民公布了新一年的十大“民生工程”。不想,许多老百姓对这十大“民生工程”并不赞同,反而在私底下议论纷纷,牢骚满腹。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所谓的“民生工程”事先并未向老百姓征求过任何的意见和建议,而是由政府部门“内定”的。笔者不禁在想:既是“民生工程”,为何不事先“问问民”呢?
  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在年初都要向老百姓公布一批“民生工程”,有的是10件,有的是20件,都是以十为整。应该说,这些公布的“民生工程”,有相当一部分确确实实是想老百姓之所想,办老百姓想办的实事,因而很受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和好评。
  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有少数所谓的“民生工程”却并非是老百姓所乐意接受或认可的。有的“民生工程”,实际上是政府部门的“形象工程”,不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成了“扰民”工程;有的“民生工程”不得“民心”,对老百姓来说非但不实用,反而劳民伤财;有的甚至动工了一大半才发现根本就是“废品工程”,结果往往成了“半拉子工程”。
  笔者以为,一些所谓的“民生工程”之所以不能成为“民心工程”,主要原因在于上级政府部门没有做到事先“问问民”。要知道,老百姓常年生活在最基层,哪些是最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他们心里最清楚,他们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在确定“民生工程”之前,不妨先深入到老百姓当中去,走一走,问一问,多方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发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发挥老百姓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让“民生工程”交由老百姓自己“做主”和“定夺”。相信,这样最终确定的“民生工程”,不但老百姓满意,而且老百姓也能从中受益,从而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了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总之,一句话,“民生工程”莫忘先“问民”。

廖卫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1-04期

  • 第2023-01-03期

  • 第2023-01-02期

  • 第2023-01-01期

  • 第2022-12-31期

  • 第2022-12-30期

  • 第2022-12-29期

  • 第2022-12-28期

  • 第2022-12-27期

  • 第2022-12-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