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聚焦两会

【代表之声】于艳军代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

  农田建设“三分建、七分管”,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稳定增加粮食产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工程移交后,个别地段、个别工程内容因管护不力造成人为损坏,对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作用的发挥造成一定影响。
  于艳军建议,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奖惩措施,增强项目区农户的责任意识;其次对水利设施承包人落实严格的主体管护责任,实行年终淘汰制;第三,设立管护专项资金,及时做好田间设施维护维修与更新。总之,高标准农田项目管护是一项长期任务,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制定详细的管护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户、专业管护人员共同参与的管护体系,建立长效考核机制,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发挥长久效益。

  本报记者郑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1-15期

  • 第2023-01-14期

  • 第2023-01-13期

  • 第2023-01-12期

  • 第2023-01-11期

  • 第2023-01-10期

  • 第2023-01-09期

  • 第2023-01-08期

  • 第2023-01-07期

  • 第2023-01-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