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整散乱的电线、换新脱落的墙皮,“面子”更“好看”;加装电梯、引入物业服务,“里子”更“好住”……晋中市灵石县奥成公寓变迁的故事,是我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探索经验、持续推进的一个缩影。1月13日,《人民日报》以整版予以突出报道。扎实推进民生改善就应这样,给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牢记领袖嘱托、扛起时代使命,我省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绿化提升、管网改造等硬件完善,到市场化托管、组建志愿者队伍等服务提升,全方位促进老旧小区焕发勃勃生机。通过因地制宜改造,增加停车场、充电设施、文化休闲设施等配套服务,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提高排水防涝能力,更新老旧燃气管网,让城市运行更安全。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灵石县,像奥成公寓这样的老旧小区有130多个。二三十年前,城区建设规划尚不完善,时间一长,问题频发。变化发生在2020年左右,随着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我省把“存量房屋”提升作为关注重点,按照基础设施类、完善配套类、服务提升类,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实践证明,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也是潜力巨大的发展工程,能够拉动上下游多个行业发展,促进户内装饰装修、家电更新等方面的消费,改进养老托幼、医疗助餐等服务。
老旧小区改造,要重“面子”,也要重“里子”。如今的奥成公寓,一眼看去都是新的:一楼的棕色外墙,与其他五层的黄色形成“拼接色”,倒映在深色透明玻璃电梯上;硬化一新的小区路面上,几棵松树在冬日傲立;每隔10米远,新加装的路灯总在黑夜来临前亮起来……目光所及之处,看不到任何明线,水电气热信等管线都在施工时改走地下。
老旧小区改造是个系统工程,更多的提升势在必行。比如供热、供气、供水等,放在以前,无论哪处单独更换,都得把地面重“扒”一遍,现在一次“大手术”,解决所有问题。改造存在点多面广、工作量大、资金平衡困难等问题,必须发动政府、居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这其中,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等,都是破题之举。近年来,我省将清除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列为重点工作,特别是2022年在全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点赞。
改造老旧小区,为推进社区养老提供了便利。如《晋中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通过社会化服务,在有条件的社区打造养老场所,包括社区食堂、日间照料设施等,目前已建成城乡日间照料设施825家。奥成公寓将群众呼声最高的“急难愁盼”放在优先改造,居民自发成立的业委会一次次上门协调,社区成立志愿者队伍定期对独居老人上门服务,还新建了社区食堂,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实事办好贵在实,好事办实看结果。“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聚焦为民、便民、安民,通过不断健全统筹协调、居民参与、项目推进、长效管理等机制,期待更多老旧小区改出新颜值、焕发新气质,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生活品质,筑牢幸福之基。
徐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