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医疗机构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保健康、防重症成为主要目标。近段时间以来,山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新冠病毒感染救治的主战场之一,全体医务人员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全天候坚守患者“生命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对职责的坚守和对使命的担当。
救死扶伤的情怀从未改变
1月15日虽然是星期日,但是对于57岁的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魏东光来说,依然是一个平常而又繁忙的工作日。他半卧在办公室的简易床上,身边一个带着四个轮的椅子就是他行走的工具。
连日的繁忙工作导致魏东光十分疲惫。1月10日晚,他眼前发黑,双腿发软,不慎摔倒,导致左腿髌骨粉碎性骨折。虽然行动不便,但是工作不能耽误,于是他干脆住进了办公室。
就是这位满头银发的专家,曾被誉为华北抗击非典第一人,在2003年非典时,他第一个怀疑病患得的是非典,从而吹响了哨声,也不幸成为第一个被感染的医务人员。19年后的岁末,他又一次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工作中。从医数十年,救死扶伤的情怀从未改变,“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已经成为魏东光的本能。
2022年12月上旬,省人民医院开设新冠阳性病区收治患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加入救治工作中,作为医院新冠救治专家组的专家,魏东光开启了“加速”模式。12月中旬,他感染后高烧至39℃,依然全天候在岗,至今没有休息过一天。
在连续的高强度救治工作中,虽然有认真的防护,但是科室的医护人员相继感染新冠病毒,为了保证科室能够正常运转,大家忍着高烧、咳嗽、乏力,努力坚持工作,确保科室的正常运转。“作为科主任要带领大家扛过这波疫情,我不可能休息。”魏东光带病坚持工作,负责全科室的医疗救治工作,按时出专家门诊、做气管镜……沉甸甸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每天工作20个小时,只休息4个小时,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
为危重症患者带来“生命之光”
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共两个病区,编制床位84张。自2022年12月上旬以来,床位使用率一直在100%以上,全科室医护人员全部超负荷工作。
除了收治普通患者,救治危重症患者始终是科室的重要工作。由于本轮疫情中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多为高龄且存在慢性基础疾病,病情进展迅速,救治难度大。魏东光介绍:“这个病毒整体毒性降低,但对老年人来说还是不太友好,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蒋蕊介绍,近段时间,科室医务人员认真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内容培训,针对患者病情实施科学救治。主要针对危重症患者的病情,科学实施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糖皮质激素应用、俯卧位通气、呼吸支持、抗凝治疗等救治措施。连日来,科室医护人员奋战救治一线,也为危重症患者带来了“生命之光”。
一面写着“危急时刻伸援手救死扶伤品德高”的锦旗分外醒目,它记录着一位危重症患者重获新生的故事。去年12月中旬,科室收治了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严重的呼吸困难、双肺80%呈“白肺”,病情危重。通过连续为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呼吸支持、抗凝治疗等多种救治措施,渐渐地,患者病情开始好转,去年12月底符合出院标准。前几天,他的家人送来了这面锦旗,感激地说:“当时,拿着病危通知书,我们都很绝望,是你们全力以赴救助生命,才为我们全家带来了希望。”
还有一位84岁的男性患者,经确诊是新冠病毒性肺炎合并细菌性肺炎,且出现心、肾功能衰竭。患者入院后,接受了积极的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抗炎,保证肾脏等重要脏器灌注的同时,改善心功能,并根据其情况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两周后,老人顺利出院。蒋蕊说,这样的病例还有很多,患者出院后,医生电话随访,一声声“谢谢”就是最大的认可。
职业责任感永远是第一位
3年前,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站在了战疫一线,从核酸采集、核酸检测、方舱无症状及轻症患者诊治,到定点医院危重症病人管理,科室都有医生、护士参与,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
科室全体医务人员精心治疗着每一位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身体还未恢复的情况下,他们坚守岗位,每日查房,抢救生命。科室工作任务繁重,很多医生每个夜班除了处理自己科室90多个病人外,还要去急诊会诊30—40个病人,基本整晚在奔波。副主任医师聂欣在感染康复后值第一个夜班的时候,有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她做完心肺复苏后全身关节酸痛,走路抬脚都有点困难。由于工作繁忙,她把孩子送回外婆家,已经将近1个月没有见面。“但是,看到患者症状逐渐减轻,最终健康出院,觉得辛苦付出都获得了回报,觉得非常值得。”聂欣说。
主管护师康金曾作为我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赴潜江工作,还参加了支援上海等地的护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康金告诉记者,危重症患者护理难度高,患者身上有气管插管、胃插管等,必须时刻紧盯,稍有不慎就会直接威胁生命。“职业责任感永远是第一位的。”她说。
无论白昼还是深夜,在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这里的医务人员始终步履匆匆。坚守患者“生命线”,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
本报记者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