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要论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预算重点环节 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是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科技成果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找准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发力点,从预算绩效管理重点环节出发,逐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系,切实提升财政科研资金使用效益。

  党的二十大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明确任务,并强调要“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2022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在当前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和国家对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持续改进科研财务管理工作,以科研经费“加减法”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是新时代推动科研任务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减法”体现在持续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放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权限和优化流程;“加法”则注重强化对科研经费安全性监管和完善绩效管理。
  深化科研绩效管理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好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具体举措。预算绩效管理是投入产出的绩效目标、绩效执行和绩效评价的全周期管理,不仅可以发挥科技资源配置指挥棒作用,对推动引导科研组织创新、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生态营造也具有重要引导作用。绩效目标设定是整个绩效管理的源头,是实现科研任务有效完成的重点环节。要深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的重点环节,构建全链条全方位的科研项目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进而提升资金效益和政策效能,激发科研创新动能。各相关部门应当在重点环节上多下功夫,找准中央精神与山西实际的结合点,并创造性转化为本地本部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措施,共同推动科研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深入挖掘指标内在价值,明确价值导向

  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实现政策性价值与主体性价值的统一协调,兼顾整体与局部、组织与个体、国家与地方、秩序与活力、发展与安全以及增量改革与存量优化等不同维度的多元价值要素,是政府治理体系改进和决策能力提升进程中的重要任务。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以公共财政和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既要有工具标准,还要有价值标准。为此,应加强顶层设计,树立财政科研项目整体绩效管理的价值导向,明确财政科研项目的价值要素。牢固树立市场需求、政策牵引等价值要素为导向的绩效目标。此外,各价值要素之间应建立结构关系,形成项目绩效管理的价值框架,保证各级各类绩效指标始终服务于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

分级分类设定绩效目标,提升指标适配度

  分类分层的指标设定是建立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为此,要完善指标设定和项目类型匹配度,强化刚性指标约束。
  一要健全指标种类。不仅要从科研成果和成效衡量的角度设置指标,还要关注投入和产出的管理效率,加大科研项目成本核算指标比例。二要分类设定指标“套餐”。科研项目支出内容复杂、支出对象多层次、产出效益多样性,决定了科研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必须依赖多维度、多类别的指标体系。提升通用指标设定和项目类型匹配度,做到既不重叠又无盲区。要细化完善通用指标,做实做细二级三级指标分解;科学规划分类指标,反映各类科研任务的侧重点;量身定制个性化指标,保障重大财政科研项目投入的准确性。三要提高量化指标比例。增加量化指标更加强调前置环节的指标明确性,要明确设置定义,科学合理衡量量化范围;明确量化赋值,做到目标设定时就内化预期产出,提升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保障科研任务和经费管理目标的统一。

优化奖惩指标设置,发挥目标激励作用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意见》,立足增强科技激励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这是中央层面首次针对科技激励工作作出专项部署,对营造有利于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效能、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虽说科研经费的解绑放松已解决了诸多问题,但仍存在着激励不足、一线科技人员和团队的获得感不强、科研稳定支持不足、青年科技人员成长环境保障不足等短板。只有将财政经费作用于优质高效的科研项目,才能体现实事求是、按劳分配、按绩分配的初衷,使科研活动发挥最大效用。为此,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激励机制,明确促进绩效目标实现的制度保障或者应用指南,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根据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特点,最大程度将科研任务和自我实现结合起来,实现双赢。比如,在奖励指标方面,可设置获奖项目分等级的奖金追加机制或立项绿色通道机制;在惩罚方面,可设置无效性测试,来识别成果的研究意义。同时,激励机制的建立还应有意识地引导科研人员向着中长期研究目标发展,为实现长远目标打好基础。(作者:山西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李梦超。本文系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项目“完善财政科研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04031402157)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1-30期

  • 第2023-01-29期

  • 第2023-01-28期

  • 第2023-01-27期

  • 第2023-01-26期

  • 第2023-01-25期

  • 第2023-01-24期

  • 第2023-01-23期

  • 第2023-01-22期

  • 第2023-01-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