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山西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大获成功,观众好评如潮,周恩来欣然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黄河大合唱》以其宏大的主题、磅礴的气势、丰富的内涵、精湛的艺术穿越了时空穿越了信仰,响彻云霄,广为传唱,经久不衰,至今已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唱团相继排练演唱。《黄河大合唱》是黄河之绝唱旷世之经典,是名曲中的名曲,艺术高峰中的高峰。山西人应该知道和自豪的是,这部不朽的音乐史诗与山西关系密切,从某种角度而言她诞生于山西。
  1937年国内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和上海“八一三”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经中国共产党的多方努力,最终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建立了联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广泛宣传抗战救亡,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考虑到山西和延安都属于“二战区”,山西全境又是抗日前线和各方争夺的战略要地,黄河岸边吕梁山区离延安也比较近,当时二战区统战形势也比较好,因此决定派诗人光未然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北战地宣传工作视察员和总领队的身份,率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前往二战区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共有30人,平均年龄不满20岁,最小的只有15岁,多数为青年学生,其中有来自山西灵石县的版画家力群和来自平遥县的王玘。1938年9月9日,他们从武汉乘火车出发,途经郑州、西安、洛川、宜川,于1938年11月1日从陕西宜川圪针滩乘船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吉县小船窝,然后翻越人祖山来到二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克难坡,向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报到。阎锡山深知这支队伍名义上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但政治部副部长是周恩来,三厅厅长是郭沫若,实际上由共产党领导,而且领队光未然的共产党身份是公开的。如果不允许他们在二战区宣传抗战吧他们穿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配发的军装,有着合法身份。如果派他们去榆林吧,担心其顺路去了延安。让他们去晋西北、晋东南吧,怕其跟八路军联手替八路军做宣传。把他们安排到二战区的晋军所在地吧,担忧其在那里搞统战工作,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到头挖了自己的墙角。放在吉县倒是便于监督但又害怕他们跟中央军走到一起。抗敌演剧队第三队成了阎长官的烫手山芋。经过反复考虑权衡利弊,最后同意把他们派到条件最艰苦的吕梁山区,意图让这些大城市来的青年学生因适应不了那里的艰苦环境尽快主动离开二战区。未曾料到这些青年学生有着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毅力,战胜了种种困难险阻,坚持在吉县、灵石、汾西、隰县、永和一带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艺术来源于生活。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东渡黄河时,那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两岸农民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的景色尽收眼底,队员们尽情地欣赏两岸风光。不一会儿,船行到河中央时,“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嚣如虎狼”。只见船头上的那位白胡子舵手昂首站立在船头,扬起脖子喊出悠长而高亢的船工号子,顿时一领众和,歌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强,节奏一阵紧似一阵,越来越急促,人与自然的生死搏斗,惊心动魄、回肠荡气、令人难忘。光未然后来在《〈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文章中写道,第一次渡过黄河的体验,对于我,对于演剧三队的全体同志,都是终生难忘的,就是那次渡河和渡河后观赏壶口瀑布的感受,使我产生了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冲动。当时有两个印象,强烈地直接激发了胸中的诗情,一个是渡黄河险滩时船夫们驾驶方舟同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这已经在《黄河船夫曲》中有所表现和发挥了。再一个是行经在山西吉县以北的壶口看黄河激流坠入悬崖深渊形成大瀑布的壮美图景,这是著名的“黄河冒烟”“陆地行舟”的地方,我被这大自然惊呆了,我把当时的印象如实地写进了朗诵歌曲《黄河之水天上来》,它确实“摇动了地壳,冲散了天上的乌云”。在《〈黄河〉本事》一文中写道:“黄河东岸,沃壤千里,男女老幼自得其乐,一旦暴敌侵入,带来了疯狂的杀伤,妻离子散,一片凄凉。”两个流亡的老乡,在黄河边上不期而遇,他们各自诉说着自己的命运,终于一同踏上了战斗的道路。其中的一位老乡“张老三”,“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拿锄头,耕田地,种的高粱和小米”,塑造了一个朴实勤劳山西农民的音乐形象。“一个乡村妇女,失掉了丈夫,失掉了小孩,自己也遭到野兽的蹂躏,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偷偷地跑到黄河边上,经过一阵悲惨的哭诉,便投身到滚滚黄河波涛之中。”诗人深情地为她发出《黄河怨》的咏叹。《黄河大合唱》首演指挥邬析零先生在《〈黄河大合唱〉的孕育、诞生及首演》一文中也写道:“1939年1月下旬的一天清晨,我队从灵石县城附近开赴黄河另一渡口——永和关,旅程60多里之长,而沿途田地荒芜,寸草不生,人迹无踪,鸡犬之声不闻,一片死寂,一片凄凉。山路上下两旁,所见房舍统统化为颓垣断壁,满目疮痍。这是日寇留下的罪证。”诗人发出了“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的愤慨。
  “万山丛中青纱帐里,四面八方都卷起了复仇的巨浪”,游击健儿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英雄气概,使光未然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然而,正当光未然准备将艺术构思诉诸笔端时,不巧在山西汾西县慰问山西新军决死二纵队演出时,不慎从马上摔下造成左臂肘关节粉碎性骨折,无法将诗作完成。由于当地缺医少药,经过请示,党中央同意演剧三队从永和关西渡黄河到延安疗伤。
  一天,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作曲家冼星海,来到延安和平医院看望老友光未然,光未然充满激情地向作曲家介绍了他二渡黄河的深切感受以及在吕梁山根据地的所见所闻,深受感染的冼星海建议他将酝酿中的长诗《黄河吟》写成歌词,“我们再来一次厉害的合作”,于是,光未然在队员胡志涛的协助下,历时5天,忍着疼痛,创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歌词,并于1939年3月11日元宵节晚会上亲自朗诵了全部歌词。冼星海听完后,激动地冲到光未然面前一把夺下光未然手中的词稿,对着在场人员大声喊道:“我有把握写好它。”作为作曲快手、圣手的冼星海拿到《黄河大合唱》后一改以往当即谱曲的习惯,而是反复朗诵、反复研究、反复思考,待作品的布局结构、音乐风格等考虑成熟后,在没有电灯、没有钢琴甚至连五线谱纸和钢笔也没有的极其简陋条件下,用了6天6夜的时间,一气呵成,于1939年3月31日创作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
  词是曲的基础,曲是词的翅膀。慷慨激昂、气势雄浑、感情充沛、情景交融的歌词,为作曲家提供了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和饱满情感依托,正如冼星海在我怎样写《黄河》一文中所言:“《黄河》的歌词虽带文雅一点,但不会伤害它的作风。它有伟大的气魄,有技巧,有热情和真实,尤其是有光明的前途。而且它直接配合现阶段的环境,指出保卫黄河的重要意义,它还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到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而且还说:“《河边对口曲》是用山西音调写的。”
  《黄河大合唱》取材于山西,诞生于山西,和山西关系密切。2017年7月1日,光未然的老战友金坚范先生将自己珍藏的光未然手书《黄河颂》捐赠给永和县,永和县将其勒石刻碑与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是为印证。

杨志刚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5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3期

  • 第2023-02-12期

  • 第2023-02-11期

  • 第2023-02-10期

  • 第2023-02-09期

  • 第2023-02-08期

  • 第2023-02-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