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萃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当前应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深化农村改革。改革创新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应从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出发,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聚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深化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承包地管理与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投资管理机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以补短板为基础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强化政策帮扶力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凝聚帮扶力量。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帮扶,应解决好帮扶资源重叠分散等问题,着力提升协作效率,深化全方位合作,推动协作双方在更高层次实现协调发展。加强中央单位开展定点帮扶力度,从政策、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对定点帮扶县进行扶持,创新帮扶内容和方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细化实化具体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健全常态化驻村帮扶工作机制,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将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脱贫村作为重点,对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继续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进一步发挥其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推进强村富民、提升帮扶村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方面的作用。
  促进数字乡村建设。夯实农村数字化发展基础,应加强农村数字新基建、夯实数字农业基础、构建合理高效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加快推动城乡数字创新要素流通,促进数字资源从城市向乡村扩散、推动科技创新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等。多渠道增强农民数字能力,主要是推动数字化、可视化,让更多农村居民能够嵌入网络市场和充分使用数字化公共服务,增强农民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速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进程,大力推动县域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的制度环境。
  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县乡村统筹。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县乡村统筹,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县乡村统筹,总的是要落实好《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推进城乡道路、网络、供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管护运行机制,打通城乡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建立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等,破解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重大难题,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医疗、教育、养老方面的差距。在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县乡村统筹实践中,应把统筹思维融入县域发展规划全过程,着力促进县域内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事业均等化,在注重提升县域以城带乡能力的同时,提升乡镇为农服务的能力。(据《红旗文稿》2023年第2期)

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 黄承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20期

  • 第2023-02-19期

  • 第2023-02-18期

  • 第2023-02-17期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5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3期

  • 第2023-02-12期

  • 第2023-02-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