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故乡时我才10多岁,距今已30多年了,几经搬迁,少年时故乡的伙伴终于都没有了联系。
去年的一天,有人加我微信,一看备注“赵疃红珍”,陡然一震:这是我童年的伙伴!尽管我们在一起只有一年的时间,但她是我人生中第一个闺蜜、挚友。
那是1978年,刚刚恢复高考,我的家乡山东海阳县尽管经济落后,但尊师重教却是刻在骨子里的民风,乡亲们不会去思考读书到底有没有用,他们坚定地认为:种地要有种地的样子、念书也该有念书的样子,学生不好好念书跟农民不好好种地一样,都不可原谅。
高考刚一恢复,符合条件的青年便纷纷报考,考生们大都已回村务农,大家都想去镇里或县城的高中复读,这是当年他们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但校舍有限,大部分考生进不了学校,备战高考只能在田间地头,这种情况下,教育局在一些初中设立了高考辅导班,名曰“戴帽高中”,抽调各高中的教师轮流去支教。
那一年,我妈调去了设在赵疃村的“戴帽高中”。赵疃村是著名的英雄村,电影《地雷战》说的就是这个村的抗日故事,电影也是在这个村拍的,我至今都记得《地雷战》里那些陡峭的山坡、葱绿的田地,以及茂密的树林。我家搬去赵疃村,我插班到了赵疃小学三年级一班,村子很大,三年级就有两个班,班里除我以外都姓赵,我是赵疃小学唯一的插班生。
彼时我家住在学校,每天放了学,我的同学们便像小鸟飞入丛林一样成群结队地湮没在村子里,而我则向相反的方向一个人溜溜达达地回家。回到家里,要么看小人书,要么拿着弹弓打屋顶的麻雀,每次飞出的石子刚能落到屋面,而麻雀们无动于衷,仅有一次打到了屋脊上,吓飞了一只麻雀;或者撒饼干渣渣引诱蚂蚁,尾随蚂蚁们找到它们的家,一个小洞竟有无数蚂蚁鱼贯出入,我怀疑小洞下面有龙宫一样神奇的屋子,于是我常常挖掘小洞,却一次也没发现神奇的屋子,甚至连一只蚂蚁都没挖出来,它们都去了哪儿?我早已习惯一个人玩的境况,在这之前也是一样,一直都跟着妈妈住在学校,没有一个小伙伴。我的玩伴是花草昆虫、一堆玩具、一堆小人书,偶尔还会有一条小狗。
有一天课余,我蹲在地上拿小树枝逗一条小草虫,把它翻成仰面朝天,等它挣扎着翻过身逃跑时,再把它翻回去,反反复复几次,这条小虫终于识了相,四仰八叉地躺着装死。这时,有人喊我名字,回头一看,是班里的一个女同学,她叫赵红珍,白白的,大眼睛,扎着两条短短的麻花辫,衣服穿得干净整齐。从此,我俩就天天在一起,除了各自回家吃饭、睡觉,几乎干什么都在一起的,说也奇怪,我俩一起无论干嘛都一拍即合,默契又起劲。红珍带我逛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以至于无论去哪我都熟门熟路。我对赵疃村的了解大都来自红珍,包括哪个民兵打枪最准、谁的爷爷最会做地雷、谁的爷爷炸死过骑大洋马的鬼子,等等。我的很多本领都是跟红珍玩时学会了的,比如认识了苦菜、曲曲芽、蚂蚱菜、荠荠菜、灰菜……知道了一种叫蹦根儿的草是最好烧的;我们一起爬树、爬草垛;去拍《地雷战》的山坡,模仿英雄爬到高高的石头上跳下来;我俩曾合作缴获了树杈上的一窝鸟蛋,红珍爬的树,我接应,她听说喝了生的鸟蛋能长力气,于是我俩当即分而饮之,喝完后顿觉力大无穷,然而依旧撼不动她家园子里的那块树墩子。
红珍学习很好,字也写得特别好,她的书本整齐有致,作业本总是干干净净,即使用橡皮擦过,页面也都是整洁的;当然,我学习也挺好,然而字写得歪歪扭扭,页面常搞得黑乎乎的,且还沾着橡皮屑,总是把书本窝成烂了的“千层饼”,红珍常常帮我把书本修复整齐、把本子上的橡皮屑清理干净。她还会包书皮,我的好多书皮都是她包的,她包的书皮四方四角很是熨帖。
那一年我长高了许多,本领也长了许多,我妈说从那年开始我饭量大增、健壮起来,很少生病了。那一年也是我童年中最丰富、最有趣、最难忘的一年。
然而,第二年我妈的支教工作就结束调离赵疃村了,从此,我跟红珍再也没见过面。
后来,赵疃村的学生来青岛看我妈,我打听过红珍,未果;之后得知,这期间红珍也一直找我,亦未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兜兜转转,我们终于又联系上了,算了一下,已经整整40年过去了。红珍过得很幸福,是村里的妇女干部,一直很优秀,四村八疃知名,威望很高。真为她高兴,也为她感到自豪。
前些天红珍蒸了一锅大饽饽、炸了一盆果子(白面跟地瓜面、芋头掺在一起发酵后油炸而成,软、甜、香且富有弹性),托大客车给我捎来;过不久,她又烀了一锅暄腾腾的大饼子,还有萝卜、韭菜、芋头、地瓜面、玉米面、豆面、银杏、红小豆、大公鸡等,装了一大箱子外加一大袋子,再托大客车捎给我。我知道,这些东西是红珍地里种植的全部品种,她跟我分享的是她全部的收获,如同童年时一样,毫不保留。
纯洁、无私的友谊总是令人感动。时间虽然淘汰了许多东西,但是,红珍与我的友谊却历久弥坚。既然再次联系上了,我便期待,等暖和了,约上红珍,一起把童年做过的许多事情再做一遍,只是不知道,当年我们爬过的墙还在不在?也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再爬上那些树?
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