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这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
弘扬劳动精神,通向伟大梦想。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一要锻造劳动品格,是通向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二要崇尚劳动。中华民族是崇尚劳动的民族。古往今来,各行各业对劳动的赞歌绵延不绝。劳动的主体是人,崇尚劳动实质上是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尊重与赞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三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热爱劳动的生动体现。劳动开创未来。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曾经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四要辛勤劳动。勤劳勇敢是中国人民性格的底色。中华民族的今天,是全体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无论是推进伟大事业的进程,还是追求人生梦想的目标,都要靠辛勤劳动创造,靠劳动精神引领。五要诚实劳动。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弘扬奋斗精神,创造幸福生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有奋斗才有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奋斗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熔铸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动体现,也是创造幸福生活必须传承和弘扬的精神品格。一方面,奋斗精神蕴含着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是创造幸福生活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状态。坚定信念,全力以赴,汇聚全体人民向上向善、积极进取的道德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一定会不断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奋斗精神蕴含着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这是一种自强不息、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这一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奋斗精神蕴含着改造世界的实干精神。我们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
弘扬奉献精神,凝聚奋斗力量。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信念。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奋进道路上,越是面临艰巨任务、严峻挑战,越需要无私奉献,越呼唤奉献精神。把弘扬奉献精神作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汇聚奋斗力量、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的内在要求。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献源自广泛的爱心和责任,心有大我、心有大爱,方能赤诚奉献。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对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世界上最讲奉献精神、最有奉献精神的先进政党。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党的百年奋斗征程,鲜明体现了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正是有这种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弘扬创造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一要善于继承。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造。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也是推动当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二要坚持改革。实践没有止境,改革创新就没有止境。我们要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使党和国家的建设始终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三要扩大开放。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交流互鉴中积极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激发创造活力,推进历史伟业,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活力。
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勤俭节约,是一种倡导适度、节用、合理的生活和发展方式,蕴含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文明的显著标识。勤俭节约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节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做崇俭勤俭节约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作者: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