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大同市广灵县南村镇下林关村和莎泉村格外热闹,这两个村是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的帮扶村,连日来,6名驻村工作队员进村入户,与村民一起张罗种子、化肥、农药的事情,一幅春耕备耕图景在田野上铺展开来。近2年来,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持续巩固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021年5月,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的6名工作队员来到广灵县,3人1队分别进驻下林关村和莎泉村,一进村,工作队就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首位。张一兵是派驻单位包村工作队队长,同时也是驻下林关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他说:“这两个村都是三个村合并而成的3000多人大村,为了凝聚共识,我们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加强‘三会一课’常态化、制度化学习,统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两个村的村‘两委’由原来各行其是、散漫自由的差班子,变成了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好班子。”在此基础上,下林关村和莎泉村还分别设立9个、14个网格,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近2年来,两个村的工作队员挨家敲门,微信电话遍访农户,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突发事故困难户加大动态监测和帮扶。2022年,下林关村纳入监测户16户,确定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措施,从多个方面确保群众收入不减,生活水平不降。对无法外出务工的17名劳动力,及时安排到村里的光伏安装公司就业,保障了这些人员的收入稳定。
在脱贫攻坚期间,下林关村和莎泉村形成了光伏电站、帮扶车间、蔬菜大棚等产业,在派驻单位的支持下,持续加大对产业的帮扶力度。为了建立起长效帮扶机制,构建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村集体经济新格局,两支工作队积极协助村“两委”,清理村集体经济合同,化解债务纠纷,做到了村集体收益应收尽收,保障了村集体产业的健康发展。莎泉村村民姜政生说:“工作队积极支持村民发展蔬菜种植,开展化肥等农资惠民活动,村民种植积极性高涨,收入也节节攀升。”
在近2年的时间里,驻村队员们用汗水丈量土地,以实干彰显担当,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有支撑。驻莎泉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蔡兵介绍,学校人多,粮食、蔬菜等消耗量大,他们就联合学校有关部门开展消费帮扶,为村民销售土豆、小米等农产品,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同时,两支工作队还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下林关村和莎泉村举办农民夜校,改善养老院运营条件,捐赠了7万余元的物品及2000册图书杂志,并修缮了两个村的公共设施,村容村貌为之一新,改造提升了村里的便民服务窗口,村民办事更加便利。
本报记者李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