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推动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在全省专业镇铆足干劲、奋勇争先的热潮中,人才技术资源也在向专业镇集聚,为专业镇注入强劲动力。近日,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与平顺县政府开展校地合作,共建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上党中药材产业学院。这一校地合作的典型范例,不仅为上党中药材专业镇建设增值赋能,还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换言之,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就是推动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
  山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优势,素有“北药”之称。去年2月,我省吹响了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号角,其中,推动中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职业教育等都是题中之义,强服务、强药材、强产业、强队伍、强科研、强协作都是具体路径。同年7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同年9月,全省特色专业镇发展工作会议上,上党中药材重点专业镇成为首批1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之一。做大做强中药材特色产业,对于充分发挥我省特色优势、锻造发展长板,意义重大,不可或缺。
  作为全省唯一的中药材重点专业镇,如何打造产业“特而强”,怎样实现功能“聚而合”,对于平顺县来说,千头万绪。而与省内唯一的药科高职院校开展校地合作,整合资源优势,无疑是促进人才培养、产业赋能和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之一。事实证明,此次双方联手合作的项目更精准更具体,如共建中药材专家团队和中药材发展智库、共建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共建中药材种植GMP示范基地、共建平顺县职业中学、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从这些共建内容可以预期,职业院校与特色专业镇战略合作,形成产教共同体,对职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大有裨益。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在上海,职业院校与区级政府合作建立特色产业学院;在安徽,职业院校与制造企业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协议书……我省许多地方也与各职业院校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推动人才与地方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如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与清徐县美锦氢能、紫林醋业等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等与太原国投、北京金艺在订单式培养、优秀艺术作品创作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促进职业教育的“专业群”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群”无缝对接,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可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让职业教育成为“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破解县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一新部署新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意义。此次,职业院校与特色专业镇的“牵手”,既是推动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的有益实践,也是深耕校地合作、锻造县域经济长板优势的一次探索,同时更是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力举措。

陈力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28期

  • 第2023-03-27期

  • 第2023-03-26期

  • 第2023-03-25期

  • 第2023-03-24期

  • 第2023-03-23期

  • 第2023-03-22期

  • 第2023-03-21期

  • 第2023-03-20期

  • 第2023-03-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