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概述

  “赵树理文学奖”是由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办、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协办的文学奖项,目的是为了鼓励全省作家创作优秀文学作品,推动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精神食粮设立的,也是文化传统深厚、文学创作源远流长的山西省,当今时代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这项奖从21世纪以来,每3年评选一次,迄今为止已经进行过7次。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前不久刚刚评选完成。这次评奖的指导思想,还是一如既往: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倡多样化,鼓励关注现实生活,突出时代精神,深刻反思历史的作品,体现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评选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丰厚审美意蕴的优秀作品与文学新人、优秀文学编辑。笔者作为本届评奖组织者和全程参与者之一,见证了各位评委和组织工作人员,都能按照指导思想,执行评奖标准,严格遵照评选程序工作,在社会上的反响是积极的,达到了评奖的目的。
  “赵树理文学奖”每次评选,评委会都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文学创作的进展,对评奖实施方案进行修改调整,不断完善和规范化,既体现出山西的特点,也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有不少重要内容是在逐步予以改进后确定的,比如,近几届专门成立了评奖纪律监督组,全程监督整个评选工作和相关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了评奖的公正性;每次评选前都会对作品奖项的设置进行调整,像网络文学奖,就是根据网络文学的方兴未艾而新设立的;评委由起初几届初评和终评相同,改为初评和终评不同,进行两次抽取,这样做是保证评委的公平性和广泛性;终评由开始几届的无记名投票改用实名投票办法,并且在相关网络上公布评委名单,就是要提高评委的责任心;等等。这些修改措施,都是为了保证评奖的科学性、影响力,能够顺利进行。事实证明,这些改进效果良好,受到文学界的充分肯定。


  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的获奖作家和作品,总体上代表了3年来山西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其中一些作家、评论家的获奖作品达到全国水平,在全国文坛曾引起一定的关注;特别是中青年作家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70后”和“80后”作家成为主要获奖者;另外,基层作者、一线作者占了一半以上,女性作者占了1/3多,这些数据都说明,我省文学创作队伍老中青梯队合理,专业作家和业余作家分布适当,文学生态良好,发展潜力向好。
  文学界以及众多读者都知道,赵树理本人的创作原则是尊重历史、关注现实、发现问题,表现民生,他的所有作品都贴近人民、都具有时代性、都富于探索性和可读性。所以,这次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特别要求获奖作品和获奖文学新人、优秀编辑,都能够像赵树理一样,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坚持深入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中获取素材,准确把握生活本质,突出时代精神,努力拓展艺术视野,勇于在表现形式上创新;同时,要像赵树理那样,做文先做人,自觉自愿做人民大众的代言人,树立民生为本的情怀。应当说,这次的获奖作品和文学新人、优秀编辑,绝大部分达到了这样的要求。比如,获长篇小说奖的阿连的《一个人的哈达图》,是一部新版走西口图景:哈达图作为西口一个曾经是各方人员逃荒避难者聚居的小村落,上演过复杂的情仇爱恨,但在叙述者眼中,闪耀着纯净的人性光芒,世界仿佛回到了原初的平和状态;故事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爱、怜悯、关怀主题,书写出了那片土地对人的馈赠和养育;结构方式和语言风格,特色明显。孙峰的长篇小说《在河之洲》,则是紧贴大地书写,讲述了宋长河一家三代历经多半个世纪的奋斗历史;作者以乡土文化的倾听者、参与者和叙述者多重身份,深入到“白云、苍狗、尘寰”之中,彰显出鲜明的历史感与现实性;同时,礼赞人性的真善美,对现代人精神返乡进行了认真思考,描摹出了民族百年来的兴衰荣辱和发展进步轨迹。
  报告文学(包括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是一种文学创作方式中最具社会性、真实性、现场感、可读性的体裁,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作家选择的写作形式,因此,优秀作品也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广泛。“赵树理文学奖”一直重视报告文学奖,有两届曾经分设为长篇报告文学奖和短篇报告文学奖两项,这次把两项合并为一项,但是名额却是3个,超出其他奖项一半;从申报情况看,也是各奖项参评作品比较多的。获奖作品《山河之诺:右玉精神英雄谱》,作者郭虎就是右玉作家,他从小到大生活在右玉县,一直工作在右玉县,见证了“右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在数十万字的篇幅中,饱含着他对家乡那片土地深沉的爱,炽烈的情,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特有的创造伟力,反映了右玉人民“子子孙孙无穷匮”的当代愚公移山之志;主题宏阔而又壮美,竖起了一座“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丰碑,塑造了一个“功成不必在我、奋斗一定有我”的典型英雄群体,阅读这部作品,读者可以更为形象地理解“右玉精神”的内涵。
  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寂寞国士姚以价》,作者王秀梅以严谨、客观、公正的态度,写出了辛亥革命元勋姚以价戎马倥偬的坎坷人生,追求真理的爱国情怀和复杂的心路历程;作品资料之丰富,内容之翔实,考证之全面,表现出作者训练有素的史学修养;鲜活通脱的文字,不拘一格的结构,又展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成功地还原出一位真实生动的历史人物。
  而刘纪昌的长篇非虚构文学《扶贫纪事》,以脱贫攻坚为大背景,使用朴素但富有诗意的语言,笔触细腻而生动,对农民贫困的真正原因和诉求、农民与土地、农民与粮食、农村现状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困境、困惑、出路等系列问题,都有直观描述和深情展望,刻画出一幅当下农村生活的全景图,是一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实生动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了解认识农村问题的鲜活教材。


  “赵树理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仅思想内涵要丰富,其艺术表现方式也要具备独特性、开创性。从这次的获奖作品来看,艺术表现方式可以说各有特色,而且许多作者在表现方式上都超越了过去本人的手法。比如,获得诗歌奖的孔令剑的《不可测量的闪电》,就是一部有想法、有作为、有创意的诗集,凝聚着诗人对世界、对生活、对时代的思考,以及个人体验与生活背景的交错和沉浸,蕴含着理解生命意义之后的顿悟和升华,从中可见作者对人生的认识所达到的高度,体现了在他开拓的诗意空间里的游刃有余,富有张力和质感。另一个获奖诗人王俊才的诗集《农谚里的麦子》,在艺术表现方式上有一种断崖式的高耸和飞跃,能够看出诗人在某个节点,忽然听到了某种藏在内心深处的声音,得到了某种不可预测的召唤,有如神助地写下了一组对故乡、对自己可以有所交代的诗,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境界。
  从这次的获奖作品中还可以感受到,山西中青年作家的基本素质比过去有了明显提高,看得出来,过去几年中,作家们在这方面的投入都很多。就这一点来说,“赵树理文学奖”也在给那些致力于文学创作的人一种启示,即:作家要想写出好作品,必须在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上下功夫,这就希望大家要不断地学习,广泛地阅读,不仅要研究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涉猎外国优秀作家的代表性作品,还要了解国内及世界文坛的走向,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学观念,借鉴国内外文学领域先进的创作理论,多角度地吸收先进文化,在以往写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寻求突破。比如获得短篇小说奖的作者袁省梅,已经是一位成熟的小说作家,但她仍然在不断进步,提高素质,注重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进行很好的融合,这次的获奖作品《流动厨房》,用一个丧偶女人的生活片段,抓住了农村生活的精髓,笔下的农村流动厨房,几乎是丧娶的代名词,这个囊括生死的概念里,蕴含着生命的律动;流动厨房奔波在乡村之间,而流动厨房里的人,也在情感中寻找着出口;世间的人们,正像一个个流动厨房,存在于生死之间,体验着世界百味。同样获得短篇小说奖的梅钰,此前已经获得过文学界不少奖项,但她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这些年一直在寻找创作上的突破,效果显著,这次的短篇小说《十二连城》,故事呈现的是人与乡村的关系,三代女性都曾有机会走出乡村,可她们却都不约而同地被生活阻滞,女人们像土地一样孕育生命,可自己的生命却被困在土地之上;脚下的黄土,总是以某种方式与人保持着不可磨灭的羁绊;作为村庄的象征性标志,“十二连城”如宿命一般被凝视、被铭记,审视着乡村带给人们的命运,尤其是对女人的制约,现实意义还是强烈的。
  20年来,“赵树理文学奖”无疑已经成为山西文坛的标尺,代表了山西文学界的创作水平,前6届评选中的许多获奖者如成一、李锐、张石山、蒋韵、赵瑜、王祥夫、吕新、哲夫、葛水平、李骏虎、刘慈欣等作家的作品,都是获奖年度在全国影响很大的,由此说明,作为山西文学创作领域的最高奖项,它的获奖作品在全国文坛也是受到关注的。这次一些类别的作品,拿到全国文坛上去比较,无论从思想内涵深度,还是从艺术表现力上,都不逊色,质量是经得起社会和文坛检验的,比如文学评论和网络文学获奖者,就是证明。
  金春平的评论文章《主体的延展与叙事的自觉——“叙述中国故事”的文学情境、维度与范式》,系统、全面、深入地对“文学叙述中国故事”这一新时代重大的文化政治学命题,进行了学理性阐述和分析,由此解读并构建出诸多中国文学发展“方向性”和“未来性”的理论话语、范畴维度与叙述方法,显示出作者对这一命题的深刻理论发现与整体意义认知,在全国文艺理论领域也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董晓可的评论集《盖茨比的鞋子》,具有开阔的批评视野、鲜活的现场热度,既有学院派的深刻性,又有作协派的饱含激情、文风灵活生动的特点;既有对名家新作的及时跟进,又有对基层作者的深度关注;评论涉及范围广泛,以探求艺术之“真”为向度,以采撷文字之“美”为宗旨,以发掘人世之“情”为要义,以探索存在之“痛”为根底,展示了文学评论的魅力,代表了当今全国文学评论的一种走向。
  网络作家董群(网名:纷舞妖姬),近年来致力于把网络文学改编为影视作品,是轰动一时的电影《战狼》《战狼2》的编剧,此次他的获奖作品是5卷本长篇小说《特战荣耀》,讲述了一个技能突出、个性鲜明,但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的“兵王”,经过一次次严峻考验,最终实现由“小我”向“大我”转变,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武警特战队员的热血故事;作品处处显示着军人的天职使命与责任担当,在当下新时代的进程中,为受众提供了一种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力量;小说已经改编成同名电视剧,上映后反响强烈。
  另一位网络作家栗科(网名:红眸)的长篇小说《非常疑犯》,从悬疑角度深入现实,故事引人入胜,逻辑推演能力强悍,对事物理解客观准确,塑造人物形象生动,文本中处处可见职业的印痕、心灵的探幽,非常集中地体现出专业性工作履历对于文学构造的滋养,是一部借助了法医职业赋能,又彰显了小说日常锤炼的文学工匠精神的优秀网络作品,代表着全国网络文学写作的发展方向。


  研究全国以至全世界的文学奖,人们都会发现,每次评选都会有遗珠之憾,这次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的评选,同样也有遗憾,比如有一些重要的作家由于种种原因,年度重要的作品没有参评;有一些质量不错的作品,由于名额有限而落选。事实上,并非没有获奖就不被认可,比如一些作家这次没有获奖,特别一些年轻的作者,但评委们还是坚定地看好他们,这些年轻作者还是非常有潜力的,一些评委把这些意见也和他们交流过,他们也把落选作为一种动力,表示会继续努力,争取下一届参评并获奖。这种情况在这次中篇小说评选中比较明显。按照以往历届的规律,中篇小说一直是重要奖项,每届都有很多申报作品,因为,中篇小说是许多小说作家的主打作品,也是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这次的申报作品数量少于以往,笔者分析原因,大概有几方面,一是近年来,不少成熟作家都把重点放到长篇小说和纪实文学创作上,中篇小说相对写得少了;二是一些作家处在创作调整过程中,没有好的素材不轻易出手;三是一些作家前几届已经获过奖,这次主动把机会让给其他同行。这种现象其实不光在山西,就全国而言,中篇小说也不再有前些年的辉煌。
  不过,这次获奖的两部中篇小说作品,却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同作家陈年的《归家》,讲述的是因为战乱,兄妹失散,几十年后的一趟寻亲之旅故事,文字朴素、结构新颖,建构的艺术世界足够丰富;战场上的惨烈,苦难中的救助,亲人间的争议,细腻道来,试图厘清生活中复杂的秩序;作品肯定了看似普通的人生中蕴藏着的可贵品质,表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意图;作者陈年一直致力于中篇小说写作,这次获奖,进一步证实了她的实力。另一部获奖作品是朔州作家马举的《蹚不过的马家河》,小说书写主人公马二娃与母亲、嫂嫂、侄子、养女等各色人等的复杂关系,众生芸芸,女人以其宽厚和仁爱情怀扶持着男人,男人以其勤劳和宽厚能力成全着女人;在尘世的长河中,有多少如果,就有多少遗憾;马家河一辈一辈老人下世,一辈一辈新人冒出,他们怀着梦想迁徙到城市各处,孕育着新的希望,中篇小说的特有意义得到了充分发扬。


  新世纪启动评选“赵树理文学奖”已经20年了,社会上不可避免地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在当今时代继续高举赵树理的旗帜不过时吗?答案是否定的,赵树理及其作品是不会过时的,赵树理的文学情怀是不会过时的,赵树理的文学道路更是不会过时的。以赵树理为领军人物的“山药蛋派”的核心是人民性,就是面对老百姓,面对普通受众,写农民,为农民写;并且要做农民群众的代言人,为农民群众的利益鼓与呼,让文学作品成为纪录人民群众生活历程的载体。特别是对于山西作家而言,赵树理及其“山药蛋派”是一种标杆,是一个榜样,也是这次获奖作品的大方向;当然;这也是山西文学的优秀传统,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
  本次散文的两位获奖者高定存和高海平,都是业余资深散文写作者,对散文的特点把握得非常准确到位,体现了赵树理及其“山药蛋派”作家的文学创作理念。保德县作家高定存一辈子生活在黄河岸边,对黄河的历史、黄河人的性格、黄河流域的民俗风情,都烂熟于心,因此,他的散文集《祖辈的黄河》,以黄河为轴心,描述河中风物,记录河上故事,将极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进行系统归类,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语言平实,情真意切,朴素之中透着睿智,精准之中满是情怀,勾勒出一幅斑驳而生动的黄河全景图,展现了黄河儿女的百折不挠与继往开来的奋斗精神。高海平的《太阳很红,小草很青》,是标准的散文体作品集,内容丰富,指涉众多,在挖掘描述对象内部幽微的同时,对人物和事物的个性进行了研判和分析,思考深刻,见解独特;在艺术表现上,从自然和社会双重切入,有对大自然的深情描述,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两者交融激荡,唤醒了被工业化和现代性叙事语境遮蔽的乡村记忆,以独特的角度重新梳理出逝去生活中暗含的深层价值和意义。


  近些年来,一些文学界人士以及社会上许多人,都在谈论一个话题:现在的文学已经边缘化了,事实上,这样的看法是不完全准确。笔者的看法是:现在的文学是回归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既不再像曾经的一个时期,过分地放大了文学的功能,让文学负担了不应当承载的教化作用;也没有就完全失去了读者,我们去各类实体书店看看,我们去各级各类图书馆、阅览室看看,读文学作品的人还是很多的;尤其是我们到网络上看看,网络写作者数量庞大到让人吃惊,阅读者更是天文数字,网络文学的创作水平这些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进步在提高,因为它的传播方式使它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和快捷的读者反映,网络文学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好的网络文学作品一出现,马上会有出版社联系作者出纸质书籍;还有文学的新的电子传播方式,内容主要来源是网络;更有许多影视作品改编于网络文学。人们对文学的需要什么时候都不会停止,停止的是一些故步自封的作家和过时的作品,创作经验和理念永远停滞不前,这才是被边缘化的文学人。在这方面,儿童文学是最好的证明。
  这次获得“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的两部作品,就是特别适合不同读者阅读的。王琦的《小城槐香》,延续了她此前已经获得过“赵树理文学奖”的《小城流年》的风格,构思完整、语言朴素、叙述唯美;故事时而舒缓,时而激昂,有着生长的动感与旋律,从孩子细腻的心思出发,将自我的经历与四季的刻画诗样结合,简单的忧伤与欢腾,蕴含着成长的趣味与长大的思考,是一部有温度有亮度的作品,并且传达了古城太原的地域文化韵味。侯建臣的《点点白的俏鞋子》,是一部寄寓成长之思的长篇童话,作品以虚拟的形象与开阔的想象,承载了光明战胜黑暗、于困境中历经考验,并最终达成心灵成长的主题意蕴,具有童心关怀的情感温度与趣味,在“幻想”与“故事”之余,以一幅互帮互助的群像,指向了人性中始终应当追寻的真、善、美。


  “赵树理文学奖”中有两个奖项是全国同类评奖中独一无二的,这就是:“优秀编辑奖”和“文学新人奖”。一部好作品的出版,离不开一个优秀编辑幕后的耕耘,许多好作品如果没有优秀编辑的慧眼识珠和细心修改,也许会被永久埋没,用人们经常的比喻语言说,编辑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因此,设立优秀文学编辑奖,对于繁荣文学事业,促进文学创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举措,更是对在工作岗位上奉献多年的文学编辑的认可,在全省以至全国文学界都广受好评。设立文学新人奖的目的更为明确,那就是要促使山西文学界新人辈出,体现后继有人的态势,为更多的文学新人鼓劲儿,树立目标。
  获得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优秀编辑奖”的是:《晋中日报》副刊编辑郝俊丽和太原市文联《都市》杂志资深编辑贾健民。评委会给予郝俊丽的评语说:“郝俊丽对文学事业饱含挚爱,对编辑岗位满怀深情,在工作中精耕细作,笃行不怠,被文学同道和业界同人褒奖和认可。她对待基层作者真诚友善,致力于发掘本土文学新人,倾情为文学爱好者服务,扶持和帮助了一大批文学人才。她视野开阔,艺术判断精准,注重呼应时代话题,使一份地市级报纸副刊突破了区域性局限,具备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力。”给予贾健民的评语说:“贾健民作为文学编辑,30年初心不改,乐在其中。他广引各路名家,扶持诗坛新秀,用情用力,为人铺路。他编辑发表的诗歌作品,许多入选知名选刊、重要选本,他用自己的劳作,成就着一批诗坛作者;他以一名资深文学编辑的情怀与姿态,汇入了山西文学的诗和远方。”这两个评语是比较精准的,事实上,也是对众多默默无闻的文学编辑工作的鼓励。
  这次获奖的文学新人张琳,已经从事诗歌创作近20年,她具有女性诗人天生的“母性情怀”,大量地、反复地在作品中抒写永远的主题“爱”,强劲地扩张了这个概念的力量与含义;她对平凡生活的礼赞,对美的抒情,也带有诗人浪漫主义的追求;而她诗歌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则是把细微的感知力和灵巧的顿悟,穿行在字里行间,带有一种发现的、赞赏的、心领神会的精神愉悦。
  另一位文学新人奖获得者朱伊文,作为一名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的文学专业人员,具有扎实的职业功底,不光在本职工作领域颇有建树,并且把写作视角伸向影视剧、歌词、人物传记、散文等多个领域,勤奋写作,成果显著;她始终立足山西这片沃土,善于汲取古典文学精粹,关注现实生活走向,致力于以一种超越以往的视角、事例对比的手法、多方反思的方式,审视故土故人,重新阐释山西历史文化的价值,探索新时代下三晋文化现代性的表达,并大胆尝试以迥异于本土文化特质的域外风格来描摹山西人、叙述山西事,建构出山西新的形象。


  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获奖名单公示后,获奖者自然都十分高兴,他们表示,能够获得以赵树理命名的文学奖,是一件荣幸的事,不仅因为赵树理的人生品格和文学成就值得后辈作家敬仰和学习,还在于“赵树理文学奖”是山西省的最高文学奖,作为中青年作家,对这个奖是非常向往的,获奖是文学界的评委们对大家这3年写作的认可和鼓励。一些青年获奖作家都深切感受到,在平日里,许多老作家、老评论家、老编辑,就经常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真可谓良师益友。前辈们无私地帮助青年作家,关心着青年作家的创作,使得青年作家在创作中倍感温暖和力量。
  获得“赵树理文学奖”对于所有获奖作家、评论家、文学新人和优秀编辑而言,应当是一个新的起点,都需要认真思考一下各自写作中的收获与不足。对于许多写作者来说,多年的写作,肯定已经有了一些固定的思维模式,今后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必须要突破已有的状态,进一步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文学写作高度,能否在写作中抛开各种世俗的诱惑,决不能为了得名获利而粗制滥造。在这个喧嚣、多事的世界上能够安静地投入地从事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享受。高尚的文学一定会在岁月中闪耀出不灭的光芒,能够在写作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探索,这将是获奖者今后努力的目标。

杨占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28期

  • 第2023-03-27期

  • 第2023-03-26期

  • 第2023-03-25期

  • 第2023-03-24期

  • 第2023-03-23期

  • 第2023-03-22期

  • 第2023-03-21期

  • 第2023-03-20期

  • 第2023-03-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