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生态文明建设的吟唱

——读张山河《阅读天地与生命》专题诗集

  前些日子收到山西大学中文系同班同学张山河的一部书稿——《阅读天地与生命》专题诗集(作家出版社,2022年11月版)。书名何其皇耶!阅读一事至高至上。韩愈曰:“未尝一日去书不观”;苏轼曰:“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颜氏家训》“积财千万,无过读书”——皆言读书之必要。当今山河“阅读”,不是鸿篇巨制,也不是人文历史,而是面对社会现实,阅读大自然现象,阅读生命现象。可谓抓住了人生成长之根本。
  诗集中分“天地”与“生命”两大篇,而二者又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孕育了生命,生命充实了天地,无天地哪有生命,无生命又何谈天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苞物众者,莫大于天地”(《管子·白心》)。“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李白语)。山河深谙其道,故置天地与生命于一书,有其理也。
  诗人选择“阅读天地自然”,源于环境污染。山河为文曰:“人们在朦胧中,在傲慢中,做了诸多错事与坏事,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老天爷以种种情绪,表达了他的愤怒:洪水、地震、海啸、森林大火、地球升温、北极竟然达到了48度。再不看老天爷的脸色,不给面子,不敬重它,地球村自身难保!”于是想写天地自然的诗。
  山河阅读天地、自然、生命的诗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山西文联《火花》杂志发表他的一组诗时,加了编者按:“诗人张山河的《阅读天地自然》专题诗十首,在题材上选择了大空间、大自然,主题靠拢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概念。这正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大问题。这组‘阅读天地自然’创作和‘专题诗’的命名,是诗人的一种探索、突破和创新,诗人也追求当‘创客’。我们刊发这组诗,以飨读者,提倡阅读大自然,并希望引起大家对环保题材文学创作的关注。”
  可见,张山河“专题诗集”防止环境污染、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们先读山河的“天地篇”。“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周易·系辞下》),“天高而明,地厚而平”(韩愈语),写天写地,莫过于太阳风云、月亮星辰。山河的诗尤以写星辰的诗最能触动人的感情。《城市的夜空呀让人忧》是张山河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代表作:“多少年前的夜晚,我能看到堆满星星的天空,夜空里闪烁着灿烂的能量,像节日彩灯一样的风景。多少年后的夜空,常常是朦朦胧胧,我夜夜去寻觅呀,偶尔也只看到几颗星。听说是,天上的星斗也被乱采,装上了无数火车皮和集装箱,运送到什么地方。原来天上的生态也乱象,让天公陷入了困境,一向引以自豪的该奉献什么锦囊。”
  仰望星空从来是人们最惬意的雅兴,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人们在繁星闪烁的星空中,寻觅寓意力量、智慧、勇气、爱情、幸福等的北斗七星,寻觅牛郎织女这对情侣,寻觅他们相会的银河鹊桥,可是如今的星空朦朦胧胧,怎么去寻,怎么去觅,“让天公陷入了困境”。
  当我们吟诵起“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古诗时,当我们重温“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名句时,我们心中怎能不悲伤,难怪诗人发出了“城市的夜空呀让人忧”的感慨。
  我们再读山河的《生命篇》。山河的《生命篇》包括礼赞生命、珍惜生命、养育生命几个主题。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礼赞生命,雪莲花、蒲公英这些象征生命的植物成了诗人倾情歌颂的对象。
  诗人喜欢《不死的生命》蒲公英,因为蒲公英它欣赏“阳光步态潇洒”,它热爱“阳光敞开宽大胸怀”,它赞美“阳光普照了四方”,它迷恋“阳光金色的笑容”,所以,蒲公英爱上了阳光,嫁给了阳光,一代一代地繁衍了,“为人间生命添多了一圈又一圈年轮,并没有打算画上休止符”。
  诗人说得好,珍惜生命应当重视病理上的治疗和心理上的慰藉,也就是养育生命。
  《生命风化爱依旧》,是张山河写给妻子的诗,也是一首歌颂生命力量的最为动人的诗:“在50年代大学里,她曾是手风琴手,通宵达旦舞会上,她手指翩翩起舞,拨人心弦的舞曲,从她手指间流出。多少青春舞伴哟,像朵朵云彩飘流,耳听舞曲多悠悠,花季玉指多灵秀,而今她已八零后,手指已开始变丑。一天,我端一杯热咖啡,举案齐眉敬配偶,她快乐地伸出手,竟然总是抓不住。我好惋惜发了话,你怎么抓不紧呀,她浅浅地一笑曰,我就是能抓紧你……”
  张山河阅读天地与生命告诉了我们什么?我觉得是诗人的责任和使命、想象和激情、锤炼和技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诗人张山河可谓生态文明的宣传者、践行者。山河生活、工作在深圳一线城市。他没有写深圳的改革开放,因为这不是他的关注点。他也没有写深圳的飞速发展,因为这一题材已经有了难以数计的专著文章。他还没有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因为他的视野远远超越了家庭的范围。他言他人有感而未言之言,不仅是言而且是长篇累牍之言,不厌其烦之言,于是有了他的“专题诗集”。我们只能认为这是诗人自觉的使命和责任。正如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发”,这里强调的不仅仅是文学要反映生活,而且要生动地反映生活,为现实服务。山河写诗反映的生活是他认为最值得反映而且最急迫需要反映的生活,于是他选择了阅读天地生命、宣传生态文明的题材和主题。
  张山河是以诗的形式吟唱生态文明的宣传者。诗是诉诸感情的,而且是更集中更强烈的感情。这种感情首先要能感染自己,然后能感染别人。山河的诗就有这样的特点,充满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要富有想象,而且是丰富的大胆的想象。何其芳在《关于写诗和读诗》一文中说到《马雅可夫斯基夏日在别墅中的一次奇遇》的一首诗,写马雅可夫斯基邀请太阳下来喝茶、吃果子酱,诗人和太阳一直谈到天黑,“最后,太阳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和我,同志,咱们俩真是天生的一对!来吧,诗人,让我们在那暗淡的宇宙里高高地飞翔,放声地歌唱。我放射太阳的光辉,你就——让自己的诗章散发着光芒。’”这真是奇特。张山河的诗不就是要与太阳促膝谈心,邀请月亮对话,“与婵娟共眠”吗?
  艾青说:“诗是艺术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诗的旋律,就是生活的旋律;诗的音节,就是生活的拍节。”张山河的诗是自由体诗,是现代诗。最能体现张山河诗歌的风格和特质是语言。他的诗歌语言来自生活。他的诗歌旋律、节奏来自生活的赐予,来自生命的体验,所以他的诗歌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接地气,为时代所需要,为读者所喜爱,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难得的可贵的诗篇。

韩玉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30期

  • 第2023-03-29期

  • 第2023-03-28期

  • 第2023-03-27期

  • 第2023-03-26期

  • 第2023-03-25期

  • 第2023-03-24期

  • 第2023-03-23期

  • 第2023-03-22期

  • 第2023-03-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