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华府小区党支部定期举办儿童读书会。
校尉营连片小区网格员实地查看居民反映的问题。
太原市通过“新建一批、共享一批、改造一批”完成活动阵地建设。
化肥小区党员志愿者上门帮助残疾居民办理补贴申请手续。
南寒街道西华苑社区组织开展就业培训。
北晨国际小区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学习。
耐火小区物管会成立。
构建“社区党委(党总支)—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选优配强“专兼辅”三支网格员队伍;建设社区食堂312个,惠及所辖小区内“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23.5万余人;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达95%,业委会(物管会)覆盖率达85%;疫情防控中,12.3万余名机关企事业在职党员积极踊跃报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基层工作,到社区、进小区、访居民,对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去年以来,太原市按照省委“基层治理提升年”重大部署,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紧扣居民小区这一城市治理基本单元,在强组织、带队伍、厚保障、精治理、优服务等五个方面发力,打造以“邻里并行”为品牌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模式,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居民小区,千头万绪。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党旗飘起来、干部沉下来、人心合起来、群众动起来,一件件民生“小事”成为基层治理“大事”,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区落地生根,基层治理更加有温度,百姓幸福更加有质感。
—【共建】—
支部建在小区里 力量下沉网格中
商贸委小区位于迎泽区老城区,和很多老旧小区一样,这里的“标配”是老年人和老房子。2019年,小区进行了改造,拆除违建,建成绿地,环境变好了,但由于小区分属10家产权单位,管理难题依然突出。水西关一社区党委书记李红坦言:“服务跟不上,居民不满意,常常因为一些琐事产生矛盾。”
2022年,在市区组织部门指导下,庙前街道党工委牵头,社区党委把党支部建在小区里,党小组建到楼栋内,在每个单元选配了党员中心户,把党的组织体系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最末梢。
党支部成立伊始,党支部书记便召集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网格员召开议事会,解决居民诉求最强烈的“停车难”问题。在党组织带领下,经过反复讨论,出台了小区车牌识别系统管理办法,推选出车位管理员,将车位管理费用定期公示。居民的意见一致了,心里亮堂了,自觉规范停车,小区变得有序。
居民范庆吾把小区的变化写成了一首诗,抒发自己深切的感受:“小区像条线,停车不方便;支部知人心,问题看得清。大院变宽敞,车位平又广;居民齐欢腾,感谢党恩情。”在李红看来,调动起居民的积极性,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一招。
村看村,户看户,百姓看支部。太原市将党的组织根系延伸到小区、楼栋和单元,将党旗插在了群众的“家门口”。5743个小区精准划分为居住型小区、过渡型小区、老旧型小区和单位型小区4类,分类施策搭建组织架构,规范实际中小区和网格范围交叠的3种情形,构建起“社区党委(党总支)—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实现了小区党组织、党员分类管理、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小区党建阵地“五个全覆盖”,为更有效能、更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杏花岭区是太原的老城区和老工业区,老旧小区多、人口密度高,按过去每个网格覆盖300户至500户的标准配备1名网格员,力量明显不足。为强化基层治理力量,杏花岭区公开招录754名专职网格员、从上年度退出的社区“两委”干部中选聘57名兼职网格员,从驻地单位退休干部、居民党员、物业工作人员等群体中招募7289名网格辅助员,集结起“专兼辅”小区(网格)治理队伍。“我们明确三支队伍的具体职责,各管一摊不扯皮,长短结合用起来,让大网格‘粗管理’转为微网格‘精治理’,有效补充了基层治理力量。”杏花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目前,太原市的社区工作者包括社区“两委”干部、专职社工和专职网格员三类。2022年,面向专职网格员、普通高校毕业生、社会人员,按照“3个1/3”原则招聘专职社工945人,为居民群众择优选好“勤务员”。同时选优配强“专兼辅”三支网格员队伍,强化业务培训,构建起网格排查问题闭环管理机制。
4月14日,在湖滨文锦苑小区党群服务站,几位老党员正在讲授精彩的党史学习教育课。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暖蜂驿站服务区、幸福微讲堂、幸福圆桌会、红色邻里帮等平台受到居民好评。“居民有困难、有需求,都可以来这里,我们会及时帮忙解决。”党群服务站志愿者说。
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基层党组织如果没有阵地、没有依托,区域统筹、资源整合、堡垒作用就会缺乏发力支点。做好小区党建工作,更需要“有人干事”“有地议事”“有钱办事”。
太原市通过“新建一批、共享一批、改造一批”,因地制宜统筹物业用房、开发商配套建设、协调驻地单位、整合闲置资源等,已在2340个小区完成活动阵地建设,平均面积36.1平方米,以县区为单位统一门牌标识、制度公约上墙。推动落实小区优惠政策和惠民资金及时发放小区党组织和小区党组织书记经费及补贴保障,小区党组织轻装上阵、做好服务,做到了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
—【共治】—
服务能力强起来 治理基础实起来
“这些年小区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很便利。遇上难事,网格员和物业管家都会帮忙解决。”在小店区滨东社区东圣苑小区住了近30年的居民杨大爷说。
让老人称赞的服务,自有一套“成功密码”。
去年7月的一天,网格员郭瑞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单元楼旁车棚内一辆电动车蹿出火苗,顷刻间冒出一股浓烟。郭瑞立即拿起灭火器喷去,恰好路过的物业工作人员加入进来,整个灭火过程不到5分钟。所幸发现及时,没有引燃周围堆放的杂物。
“当时小区党支部刚成立。经过灭火一事,物业遇到事情会主动来找社区沟通、找小区党支部书记商量。”社区党委书记史祥说,在小区党组织的带动下,建立起“党建+小区+业主+物业”的模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小区治理成效明显提升。
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需要各方联动、持续创新。太原市一方面抓居民自治组织,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街道审核把关,实行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应建尽建,跟进完善业委会(物管会)议事规则等7项制度,以制度形式规范业委会(物管会)运行;另一方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达95%,496个物业服务企业建立起党组织,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238名社区“两委”成员兼任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委员,315名业委会、物业党员负责人担任小区及社区兼职委员,凝聚起全员参与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在充分征求居民意愿的基础上,小店区在每个小区推选出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愿奉献的居民党员担任楼栋长、单元长;由物业服务人员担任楼栋保洁员、安全员、物管员,负责楼栋单元的物业服务;由楼栋文体爱好者担任文体员,组织本单元党员群众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两长四员”队伍的建立,极大增强了小区治理的工作力量,居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基层治理有了抓手。
迎泽区探索建立起“1+3+N”议事协调机制:由小区党组织牵头,物业企业、业委会(物管会)和驻地单位等共同参与,通过议事协调、纠纷调处等方式,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同时组织居民办好自己的事。852个小区党组织先后解决了热力管道年久失修、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热难点问题1340余件,小区居民的幸福感不断充实。
由此,越来越多的业主党员加入到居民自治的队伍中来。在实现共建共治的过程中,简单的事党员主动干,繁琐的事党小组带着干,重要的事党支部协调干,紧急的事党员群众一起干,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变为“合力攻坚”。
“我今年85岁了,身子骨还硬朗,关键是大伙儿认可咱,就来发挥发挥余热。”家住晋源区义井街道省化研南小区的刘厚钧老人是位“热心肠”,退休之后“再上岗”,成为社区创办的“60工作室”的带头人,通过开展“讲师团”“连心桥”“板凳会”等品牌活动,反映居民各类诉求,化解邻里纠纷。
太药D楼两户居民原来因噪音问题“水火不容”,都认为对方该退一步,社区干部与网格员多次调解无果。没想到,通过“60工作室”从中协调,话说开了,还感叹“远亲不如近邻”。“有了这个平台,我们不仅找到了归属感,还能为小区治理出谋划策,感觉很有意义。”刘厚钧说。
日化院小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小区物业和业委会之前存在一些矛盾,对于居民的需求处理得并不及时。去年8月份,小区党支部成立后,70多岁的党支部书记张健生牵头搭建起“群众议事会”平台,组织小区居民代表、物业和业委会在议事会上共同研究小区问题,把群众烦心事化解在“家门口”。
为了动员基层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太原市对城市居民小区内的党员进行全面摸排,按照直管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离退党员4项分类,实现小区内党员“一类一档”全面精准建立台账。紧盯小区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群体,坚持以机关事业单位二线干部,离退休干部、退役军人,社工和网格员中的党员“三种渠道”为标准,选好“领头雁”。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居民自治。在有序的社区治理中,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群众事群众议”变得不再难,党心与民心实现零距离。
—【共享】—
增强居民凝聚力 百姓幸福有质感
这两年,在小店区富力尚悦居小区居民“家门口”,一个个“微心愿”的出现,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陪老人唠嗑、帮孩子补习功课、举办青年沙龙、建议爱狗人士及时清理垃圾……社区居民通过线上线下填报心愿卡发布“微心愿”后,小区党支部鼓励小区党员积极认领,根据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累计积分,每次服务时长1小时积2分,为特殊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2分,协调邻里纠纷积5分,实行“一人一台账、一月一算分、一季一评星、半年一兑换、一年一奖评”的星级积分制管理。
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安全风险很大,在“微心愿”问卷调查中呼声高。“规范电动车停车的问题复杂,牵涉面广,众口难调,接到‘微心愿’后,小区党支部牵头,几名党员中心户认领,召集小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小区物业、驻地单位、商户等召开议事会,大家开会到深夜讨论解决方案,最终一致同意将小区大门进行人车分流改造,划设专用停车区。”社区党总支书记武美红说。
记者在富力尚悦居小区看到,蓝顶车棚内电动车停放有序,老人们坐在树荫下乘凉,孩子们快乐地奔跑。居民们自发地组成管护队,搭建围栏、铺设路砖、看管车辆,以“微心愿”为纽带,群众自发有序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有难大家帮、有忧大家解、有事大家担,“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治理”,社区治理的“独角戏”变成了居民共享的“大合唱”。
“现在说孩子两句,他就发脾气,或者干脆把自己关在房里不说话,康老师,这怎么办啊?”在万柏林区金泽华府小区第十四“格格之家”内的“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室,一名家长向网格员康慧芳寻求帮助。康慧芳是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负责对前来求助的家长和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
在金泽华府小区,最惹眼的就是一个个极富特色的邻里服务驿站微阵地——“格格之家”。这里有“议事中心”,具备法律、金融等专业知识的居民利用休息日给大家上课,从专业的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邻里之间有什么不痛快,在“议事中心”说道说道,解开心结,协商问题。这里还有藏书近千册的“共享书屋”,一阵纸墨的书香味扑面而来,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种类齐全,不少居民在书架间,或驻足挑选,或低头浏览,阅读氛围浓厚。在“心灵驿站”内,居民们若是感到困惑、迷茫或者心理压力大,都可以在这里聊聊天,疏导疏导心理压力。“童享客厅”最受孩子们欢迎,大家把闲置玩具整理出来分享,收获友谊。
“‘格格之家’充分整合物业空闲房屋、小区公共场地等资源,将基层党组织的根扎进小区网格,居民之间就像家人一样,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如今在外,大家都会说自己是金泽华府小区人。”社区党委书记韩心爱说。
太原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85.45万人,“吃饭不方便”一直是社区老年人群体的烦心事。去年以来,太原市采用“党委搭台、税费补助、社会参与”的思路,科学选址布局社区食堂,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运营补贴等措施,建设社区食堂312个,惠及所辖小区内“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23.5万余人,日均服务约1.3万人次,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务的力度、广度和温度。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居民小区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小区党建工作的质效更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直观认知与感受,太原市的实践有力证明了这一点。只有把党组织建在群众家门口,发挥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让党员、居民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才能坚如磐石,城市生活才会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本报记者杨文俊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