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系列宣讲(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凝聚时代奋进力量——不断推进新时代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五谷里的山西

——山西农耕文明溯源及其特征和魅力

  • 浑源李峪村春秋墓出土的青铜牲尊。

  • 舜帝耕作过的舜王坪标志着中华民族正式进入农业社会。

  • 太原市晋源区汾河平川地带的“晋祠大米”,早在春秋时期便是地方名产。

  • 晋东南盆地冬麦线麻农业区,是全省最小的山间盆地。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谷子为主,也是中国主要线麻产地之一。

  • 位于夏县的夏商时期东下冯遗址。

  • 嫘祖养蚕传说。

  • 位于襄汾县的陶寺遗址观象台。

  •   

    【阅读提示】
      山西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底蕴深厚、资源富集。山西农耕文明历经岁月风雨的洗礼,体现了勤劳勇敢的山西人民世代传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主讲人:闵庆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农耕文明、生态农业与农业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研究,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在科研院所、高校和政府机关等宣讲辅导近百场。


    山西农耕文明溯源
    “五谷”在山西

      五谷,指五种谷物,但具体所指不一。一般有两种:一是指稻、黍、稷、麦、菽;另一则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最初的“五谷”无稻。
      黍、稷、菽、麦和麻在山西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关于稻,很多人似乎都会这样认为,山西是一个只吃面不吃“米饭”的地方。但事实上,晋人不但吃大米饭,而且吃大米饭的历史也很悠久。尽管水稻原产于南方,但晋地种植水稻也有至少2000年的历史。产自太原市晋源区汾河平川地带的“晋祠大米”,早在春秋时期便是地方名产。历史上,晋地的多数平川地区都有种植水稻的传统。

    从考古遗址看山西农耕文明的起源

      山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519个,占全国总数5058个的十分之一,无愧于文物大省,也说明了山西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关于农业或与农业密切相关的。
      例如,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西阴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尉郭乡西阴村西北部,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前10000年—前2000年)遗址,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西阴村遗址庙底沟类型文化遗迹出土遗物包括石、骨、蚌、陶等类(石锤、石斧、石刀、石箭头、石杵、石臼、石球,骨锥、骨簪、骨针、骨环),主要器型有釜、灶、夹砂罐、尖底瓶、直口或敛口钵、敛口瓮、缸、彩陶罐等;庙底沟二期文化遗迹有圆形半地穴式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遗物以陶器为主,包括夹砂瓮、缸、折沿罐、釜灶、双耳壶、高颈瓶、钵、盘、器盖。其他遗物还有石刀、锛等。西阴村遗址发掘出土的半个人工切割的蚕茧标本,为研究丝绸起源提供了实物证据。

    从非遗看山西农耕文明的起源

      山西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2个,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1557个的11.7%,另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54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农业或与农业密切相关的。
      例如,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舜的传说”,就是广泛流传于山西省运城市的民间传说故事。舜生于今山西省永济市的诸冯村。由于父亲和继母对他的虐待,他独自到历山(今中条山西南)脚下,搭间茅屋,独自生活。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农夫让给他田界;他到雷泽(今芮城县北)捕鱼,渔民们请他到家里居住;他到陶城(今永济市蒲坂北)学制陶器,一学就会,而且制作十分美观。舜敬重别人,别人也都敬重他。因此,在他所居住的地方,第一年就成了村庄,第二年就成了城镇,第三年变成繁华热闹的都市。群众非常拥戴他。当舜50岁时,尧帝把天下大事托付给他。舜受尧禅,在蒲坂(今永济)即帝位,就以蒲坂为都,为有虞氏。舜帝即位后,因政绩卓著,传说天上有五星化为五老游于蒲坂,舜以师道尊之。今永济有“五老峰”,就是这个故事的遗迹。


    山西农耕文明特征
    历史悠久 不断创新

      山西农业在我国古代北方旱地农业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学者将山西农业誉为中国旱作农学理论的践行者、旱作农业精耕细作体系的探索者、旱地耕作技术发展的亲历者、旱地农业耕种工具的推进者。
      早在远古时代,神农炎帝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耒、耜两种翻土农具,先民垦荒开启了农耕文明。时至今日,山西上党地区羊头山还有神农城、神农泉、神农庙、炎帝陵、炎帝行宫以及神农炎帝试种五谷之地的五谷畦等遗存。
      千年以后,舜帝躬耕于山西南部的历山,他耕作过的舜王坪则标志着中华民族正式进入农业社会。粮食的极大丰富,奠定了中华文明繁荣昌盛的根基。
      春秋时期,《诗经·唐风》记载,“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唐,就在今天山西南部。
      汉以后,三晋大地农业文明溯河而上,各种农耕技术和作物从南部始,沿汾河,经晋中,北跨雁门关,传至游牧民族,北方边陲开始农耕。
      由于劳动人民的忠厚传承,山西保存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杂粮基因库。麻、黍、稷、麦、菽到今天仍然广泛种植,有的地方甚至仍然在使用神农炎帝发明的农具。

    民族熔炉 融合发展

      山西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混合聚居的地方。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民族与游牧民族有过征战和对抗,但更深远的却是彼此和睦共处、融为一体,达到了“相忘相化,而不易以别识之”,共同创造着山西文化。山西也因此而成为天然的民族熔炉,传承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和合精神。
      山西处在传统农牧两大区的接壤地带,在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农牧两大区之间的双向交流是恒久的,双方的生产技艺、农畜品种等互通有无。农区的金属冶炼之法、水利之法、育蚕织丝等先进生产技艺和先进生产经营制度等,牧区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等,在这一地区得以交流融合并向外传播。

    区位独特 资源丰富

      山西位于中国大陆版图的中北部,位于黄土高原东部、蒙古高原南侧,其东部、南部与华北平原接壤,山西地区又称山西高原。山西省境轮廓大体呈平行四边形。东、西、南部被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包围,形成了中间的六大盆地,即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上党盆地,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山西还是动植物基因宝库。由于处于独特的气候地带,具有明显的边界优势,来自西方、南方及北方的植物物种向黄土高原集中,产生了独特的物种多样性。黄土高原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有利于物质的积累,作物果实的含糖量、种子的蛋白质和脂肪等的含量均远远超过秦岭以南地区。黄土高原具有独特的植物学区系,其动植物种类的复杂性是世界同纬度地区罕见的。丰富的动植物种群,为山西远古先民动植物驯化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在生物进化和物种的选择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山西农耕文明魅力

      山西有着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今天依然向世人展现着其独特的魅力。

    山西的特色农产品

      农业物种资源丰富,直接表现在特色农产品上。仅从杂粮看,从吕梁山到太行山,从太岳山到燕山,杂粮主产地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优越,赢得了“世界杂粮看中国,中国杂粮看山西”的美誉。在欧美国家,岢岚红芸豆被称为“中国红”;在东亚,晋北苦荞米是贵族食品;在一些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山西小米被称为“华夏黄”。据统计,山西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76个,其中一些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还影响到国外。
      在榆社县,优越的生态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以及精细的种植管理方式,成就了当地优质的“河峪小米”。据记载,榆社县及周边地区早在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该地区曾是古榆州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就已有谷子种植。东晋时期,因其颗粒饱满、米色金黄、口感绵滑、米香浓郁等特点闻名遐迩。明清时期,河峪小米与“沁州黄”小米一道成为进献皇宫的贡米。今天的“河峪小米”,先后荣获“山西特色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称号,并连续多年获得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山西的传统村落

      山西有中国传统村落619个,占全国总数量8155个的7.6%。这些传统村落绝大多数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历山古村落群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历山位于山西省南部垣曲县、翼城县、阳城县、沁水县交界处,有华北“绿肺”之称,相传舜耕于此,曾编制物候历《七十二候》,故称历山。历山古村落群主要集中在中村镇下川村、上川村、东川村等几个行政村下辖的自然村。古村落通常依山而建,房屋多用石砌而成,屋顶多覆瓦。当地村民至今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习惯。20世纪70年代,沁水县中村镇下川村发现一处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即下川遗址),发掘出大量琢背小刀、尖状器锥钻、石箭头等细小石器,及火塘、多粒禾类谷植物种子等,表明了这一地区在中国农耕文明史上的历史地位。

    山西的农遗项目

      山西曾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和黄河中游古老的农业区之一,农产品资源丰富并且历史悠久,农业生产特别是旱作生产技术体系完善,农耕文化丰富多彩。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两个项目特点鲜明。
      山西稷山板枣生产系统于2017年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入选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进入重点培育项目名单。遗产核心区包括稷峰镇和化峪镇两个乡镇68个行政村。
      稷山枣树栽培历史悠久。3000多年前,稷山先民就对野生酸枣进行人工改良、驯化,逐渐培育成了板枣。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至唐玄宗年代,稷山板枣的品质、性状就已十分稳定并且品质优良,成为历代宫廷贡品。可以说,稷山板枣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史,更是一种集嫁接、改良、驯化的农业科技发展史,稷山县千年古板枣树、自古流传至今的历史典籍等就是这一发展史的重要证据。
      山西蚕桑文化悠久,其中阳城蚕桑文化系统于2021年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数千年的栽桑养蚕、丝织加工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套以阳城蚕桑为主的文化系统及技术体系,从利用当地资源修建梯田地埂、栽植桑树,利用独特的出扦技术进行桑树管理、养殖桑蚕,以及从蚕桑管理到病虫害防治、从采收到储藏,无不体现出当地农民的智慧。
      蚕桑生产也与当地农民的生活建立了紧密联系,形成了大量与桑、蚕、丝相关的风俗、礼仪等文化现象,如结婚送蚕种、“望夏看蚕”等,成为阳城蚕桑能历经数千年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有赖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勤劳的人民群众的不懈创造,使山西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一,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和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最直接、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如果把中国的历史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山西先民就是修筑这条长河的能工巧匠。山西古代农牧业的发展,积极地影响着中国农牧业的发展、进步,在中国农业历史长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对自然的适应、多民族的融合、不断地创新贯穿于山西农业生产发展全过程和农耕文明演进全过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山西人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世界文明看中国,中国文明看山西”。

      本版文字整理:闫书敏 于乐
    主讲人照片拍摄:史晓波 其余均为资料图
     中共山西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西日报社联合推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4-27期

    • 第2023-04-26期

    • 第2023-04-25期

    • 第2023-04-24期

    • 第2023-04-23期

    • 第2023-04-22期

    • 第2023-04-21期

    • 第2023-04-20期

    • 第2023-04-19期

    • 第2023-04-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