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乡村振兴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长江经济带及黄河流域省级党报全媒体行见闻

  

阅读提示
  今年4月,以“与江共生,‘绿’满新征程”为主题的长江经济带及黄河流域省级党报全媒体行活动在江苏省举行,山西日报与全国19省(市)的省级党报代表走进溧阳市、宜兴市的企业、乡村,联动采访。记者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当地靠江而兴、与江共生的绿色发展动力,其发展理念和生产实践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绿色为底 让山水生金

  漫步溧阳市天目湖镇桂林村,干净整洁的道路,清澈的湖水,“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以及草地,再加上村里的“网红披萨店”“桂林记忆书吧”,让人很难和一个脏乱差的村子联系起来。
  走进村民居雪群的家,现年52岁的她和母亲忙碌着。“游客不少,我们家蜂蜜、茶叶卖得很好,对现在的收入很满意。”
  “治山理水”“聚合裂变”“融合嬗变”“价值转化”“区域合作”,以绿色为底色的溧阳生态创新馆,从五个方面讲述着诸多桂林村“洗心革面”成了乡村旅游典范的精彩故事。
  来到宜兴市潼渚村时,刚巧赶上一次村里的市集。诱人的小吃,精致的工艺品,人们在摊位前选购自己心仪的物品,村里的孩童在一旁嬉笑玩耍,一片祥和。
  近年来,潼渚村积极探索“美丽乡村+生态科技”的新模式,实施“智能环境管家”示范项目,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将农村打造成环境治理展示新窗口,让环境治理方案可复制。
  “我们村以前的河水又黑又臭,路边也常看到随手丢弃的垃圾。”潼渚村党支部书记蒋振介绍,他们采用“生物生态+物联网”的技术,通过“智能环境管家”平台,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的提升。

创新为魂 把产业做优

  草木葱茏,绿水环绕。在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西侧创新创业园内,藏着一间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植物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小小“生态圈”场景下,各种针对土壤、水源、空气的环保设备在不易察觉的角落有序工作,维系着优质环境。
  踏入园区内的国合基地生产型研发中心产品展示厂房,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如积木般的雨水采集仪器。“这个雨水采集模块已在华东地区500多个项目示范使用,如阿里巴巴未来小镇、杭州市民中心,主要用于灌溉、洗车用途及后续资源化利用。”国合基地董事、总经理邵焜琨介绍,将图纸变成现实,国合基地的目标是致力于将国内科技成果转化为首台套样机,帮助科技创新产品化。
  过去的宜兴,陶瓷、化工、建材产业兴盛,但大量“散乱污”企业影响了太湖水环境,按照新发展理念,宜兴关停5000多家小化工、小作坊,实施“退耕、退养、退渔”和“还林、还湖、还湿地”,“环保产业乘势兴起,替代成为新的经济支柱”。
  在溧阳市的横涧村,当地标新立异在废弃矿坑旁建设酒店,草地旁、竹林下,一处大矿坑变成观景池塘,碧波荡漾,废弃矿坑修复项目是该市创新方式治理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根据各矿山特点,溧阳制定了综合治理型、景观再造型、生态复绿型、土地整理型等多种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溧阳对废弃矿山再分别实施陡坡、残留山体消除,边坡挂网喷播、复绿,蓄水池新建,山脚地块平整,草籽播种等具体修复措施,逐步恢复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开放为翼 搭发展平台

  位于溧阳市的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绿色能源代表性企业,同时也是储能行业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推广。
  溧阳市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不但吸引来了行业巨头落地,同时还把众多科研机构吸引到当地安家,把绿色能源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现如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长三角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东南大学研究院等10家高端科创平台,13家国家级院士、博士后工作站也都在溧阳安营扎寨,50多家国内行业细分领域的知名企业入驻附近的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聚力延伸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结构件等为主的电池材料产业链,逐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壮大绿色经济增长点。
  一方面坚持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一方面注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保障企业发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宜兴市环保科技工业园精心建设“环您所愿,亲清驿站”活动阵地,定期开展企业家座谈、政策宣讲、政府服务企业专员走访结对等行动。
  “我们打造的亲清驿站活动阵地,就是想第一时间掌握和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营造暖心贴心环境。”宜兴市环保科技工业园纪工委负责人说,我们的职能就是督促相关部门树立服务意识,坚决破除“中梗阻”,用心当好“店小二”,搭建政企“连心桥”,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园区风清气正的政治、经济生态。
  绿色打底,集约发展。江苏在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和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品尝到了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硕果”,正缓缓舒展出一幅绿色写意的美丽画卷。

本报记者李全宏

记者手记

  长江经济带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试验田,在统筹生态修复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从江苏省绿色发展的经验看,把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摆到重要位置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相互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综合生态保护体系,摒弃治标不治本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结合实际,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有效路径。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适用于长江流域,同样适用于黄河流域。我们要加大与科研部门的合作力度,提高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引进高水平科技型企业,给经济实体插上腾飞的翅膀,抓住转型发展的大好时机,在环保、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发力,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的开放包容程度全国领先,经济活力十足。山西在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征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招商引资方面下功夫。2022年7月,我省出台《山西省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提出全面创优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随着我省区域合作、开放平台、开放制度的不断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手抓”,山西定将收获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07期

  • 第2023-05-06期

  • 第2023-05-05期

  • 第2023-05-04期

  • 第2023-05-03期

  • 第2023-05-02期

  • 第2023-05-01期

  • 第2023-04-30期

  • 第2023-04-29期

  • 第2023-04-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