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山西中部城市群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19个城市群之一,承载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山西发展的关心关怀和殷切期望,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促进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省委书记蓝佛安今年3月在太原调研时强调,要按照“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一体布局、打牢基础”的思路,与晋中、忻州、吕梁、阳泉抱团发展,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在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充分发挥龙头牵引作用。
5月9日,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五市”聚首太原,共商协同之策,共谋联动之举,合力蹚出一条相向而行、聚力发展的新路。
本期主题:山西中部城市群 相向而行 聚力发展。
太原
舞起龙头 引领带动
加快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更好统筹“五市”比较优势,提升城市群发展能级,打造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对于我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至关重要。
今年年初,太原市提出,舞起一个龙头,引领带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围绕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目标,做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两翼支撑,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加快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努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资源集聚转化、生态环境治理、党建引领保障上走在全省前列。
为加快构建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个核心、一体两翼、多方协同”的发展格局,太原市自觉担当历史使命,谋定而快动,提出规划衔接、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治理、公共服务、要素配置“六个一体化”发展思路,制定《市际联席会议制度》,签署“6+1”合作协议,明确了协同合作的重点领域,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务实合作。太原市将在“拓展合作”上多点发力,各显其能、相互赋能,打破地域分割和机制壁垒,形成较强的分工效应、集聚效应、规模效应、溢出效应,不断提升山西中部城市群的要素集聚力、综合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
作为省会龙头,太原将扛牢政治责任,协同晋中率先打造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协同忻州打造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服务雄安新区的战略支点,协同阳泉打造石太经济走廊重要枢纽,协同吕梁打造生态安全屏障和综合能源基地,全力推进五市规划全面衔接、产业布局协同耦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治理同保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素配置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的牵引作用。
今年,太原将全力服务保障机场三期改扩建、太绥高铁等项目建设,推动太原铁路枢纽西环线开工建设。启动大运路、泥向线北延、丈子头东延、晋阳大道南延、化章街等工程,开工建设古交—娄烦—方山高速,推进国道108线等太原过境段公路建设,加快青银二广高速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年底前竣工,推进绕城高速公路功能调整,打通交通堵点,畅通人流物流,打造区域内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路网体系。
舞龙头,带龙身,太原正在以率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排头兵”姿态,为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本报记者曹婷婷
晋中
主动融入 高效联动
晋中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融入,主动担当,奋力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按照省委“加快进度、打通堵点”的要求和太原晋中“六个一体化”发展思路,晋中仅用5个月就完成龙城大街贯通、滨河东路南延、魏榆路改造,两市“三纵十横”13条道路,已有9条实现或即将实现全线贯通,“五一”期间两市联手推介12条旅游线路。
太原晋中两市形成了“每年一计划、半年一座谈、每季一对接、每月一通报”联动机制,力争三年大变样、五年基本成形。今年,两市在继续推进前期议定5个事项的基础上,再铺排15个事项。晋中市将进一步学习借鉴广佛、西咸、成渝经验,主动全力融入服务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动太原晋中一体化,牵引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率先打造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是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太原晋中共同承担的重大使命。晋中市与太原联手建核带群,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机场、铁路、高速等优势,共谋共建临空临铁综合物流商务区,打造现代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为一体的经济增长极;发挥山西大学城、晋中职教港人才集聚优势,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更好打通政产学研用链条,全力把大学城打造成服务城市群发展的“科创城”;抢抓青银二广高速太原联络线建设机遇,建设寿阳平头融合发展区,与迎泽区共建“飞地经济”;规划近10万亩的龙城大街区域,打造飞地经济活跃地、城市功能疏解地、科创孵化示范地、农副产品供应地、文旅康养集散地、品质生活宜居地“六块地”,为太原向南发展拓展空间。
晋中与太原、忻州联合振兴制造业,与太原、吕梁共同推进滨河东路南延,与阳泉共建阳涉铁路客运服务工程。当前,晋中市正积极谋划筹备全球晋商大会,搭建开放大舞台和招商大平台,凝聚海内外晋商儿女,共同助力我省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苗武军 潘新旺
忻州
南融东进 双向奔赴
雄安站往西是建设中的雄忻高铁,几年之后,高铁呼啸而来,雄安和太原、忻州双向奔赴,筑起高质量发展廊道,万象更新。
发展春潮涌,奋楫开新局。地处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战略的交汇点,忻州将从贯彻国家战略、服务太原龙头、实现攥指成拳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融群+入圈,打造全面开放“新前沿”。忻州将锚定建设开放发展前沿城市,加快“南融东进”步伐,向南主动融入以太原为中心的山西中部城市群,服务保障省城发挥“五个更大引领作用”,形成双向奔赴、相向发展的区域新格局;向东积极融入京津冀1小时经济圈,加快推进雄忻高铁、繁五高速、滹沱河供水等一批标志性牵引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山西中部城市群联通雄安新区和京津冀的节点城市。
转移+转化,打造融合创新“增长极”。忻州将坚持创新协同、错位发展,一方面加快产业转移承接,联合太原建设国家级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探索“飞地经济”等产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加快成果转化落地,与太原市、雄安新区共同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构建“研发在雄安太原、落地承载在忻州”的格局。特别是打造“一谷一城一走廊”,高标准建设太忻数据流量谷,牵引形成500亿元以上的数字经济规模,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高起点建设100平方公里的秀容新城,打造产城融合标杆;整合利用忻州、保定新能源优势,共建北京—保定—雄安—忻州—太原新能源科创走廊,打造万亿级的项目集聚包,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对接京津冀、融入雄安新区打开出口通道。
串联+并联,打造区域发展“北引擎”。忻州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链链长制、特色专业镇为“双引擎”,纵向串联、强链延链补链,精心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8条重点产业链,着力培育50户链主、链核企业,串起产业链、培育新动能;横向并联、内外携手发展,做强做优定襄法兰、代州黄酒2个省级专业镇,梯次培育繁峙铸造、五台镁基新材料等6个市级专业镇,联动省内外的关联产业镇,增强竞争力、释放“镇能量”。
本报记者郑娜
吕梁
瞄准定位 资源互通
成功申报国家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竞争性赢得国家2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静兴高速的通车,使偏居西北的兴县2小时到太原,岚县正式融入省城1小时经济圈;布局氢能产业链,加快从“煤都”向“氢都”挺进……吕梁山上绿如茵,项目建设掀热潮。
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战略支点是省委、省政府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对吕梁的两个精准定位。吕梁市瞄准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要素集聚,产业发展互补、创新资源互通,努力担起应有的责任与贡献。
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深入实施“一廊两带”战略,即:打造吕梁中部纵贯南北的吕梁山生态文明示范走廊,以西部沿黄四县为重点的沿黄干支流生态修复与治理带,以东部平川四县为重点的沿汾河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带,大力开展国土绿化。
提升与太原的互联互通水平。全力推动祁离高速复工、汾石高速主体完工、离隰高速建成投运,加快国道209南延北拓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国道307文水南安至汾阳贾家庄、汾阳至晋陕界改线工程年内开工,推动古交—娄烦—方山高速公路年内开工建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实现贯通,扎实做好太绥高铁前期工作。建设吕梁—太原直连光纤链路,新建5G基站2000座,实现全域5G网络全覆盖。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着力打造“985”重点产业链,即:打造铝镁、特钢、装备制造、氢能、煤成气、碳基新材料与合成生物、固废利用、白酒、医药等9个工业经济重点产业链;打造生猪、肉牛、食用菌、小杂粮、马铃薯、红枣及枣芽茶、核桃、沙棘等8个特色农业产业链;打造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旅康养、吕梁山护工等5个服务业重点产业链。以能源革命为牵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吕梁市文旅产业潜力巨大,正在着力打造以黄河碛口古镇为核心的百里黄河精品旅游带和以汾阳杏花村为核心的酒文旅融合特色专业镇两大重点景区及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助力提升山西中部城市群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燕中兴
阳泉
发挥优势 建强东翼
今年以来,阳泉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相结合,与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相结合,抢抓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重大机遇,与阳泉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相结合,同步推进“两个转型”,全力建强山西中部城市群东翼,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阳泉新篇章。
发挥区位交通优势。阳泉是山西的东大门,是中部城市群向东开放,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前沿阵地。阳泉市积极行动,与华远集团等物联网龙头企业合作建设南北两大物流基地,与晋中市协力加快推进太旧高速公路改造工程,进一步畅通中部城市群与京津冀连接大通道,努力形成以太原国家物流枢纽为中心,以阳泉为节点,连通京津冀、辐射中西部的城市枢纽。
发挥特色产业优势。阳泉市抢抓新能源电池产业快速扩张机遇,瞄准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光伏电池等重点领域,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与太原、晋中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实现有机衔接。同时,以现有煤机装备、泵阀等各种通用装备制造为基础,进一步做优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助力中部城市群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发挥能源资源优势。阳泉市以“五大基地”建设为牵引,建设高端清洁能源基地,按照先进煤电、新能源、储能“三位一体”的思路,重点推进阳光发电2×100万千瓦项目、西上庄2×660MW低热值煤热电项目、盂县上社14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打造雄安新区、京津冀清洁能源供应保障基地。
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阳泉市将持续完善数字产业上下游体系,积极与太原一体打造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同时,坚持先行先试,推进车路治理,创新生态示范建设,打造智能物联网产业融合集群,为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树好标杆作出示范。
发挥文旅资源优势。阳泉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工矿文化突出,拥有北方少有的山水资源,也是科幻小说《三体》的诞生地。阳泉将加强与周边城市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聚焦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深挖“中共创建第一城”内涵,加快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以石太高铁为纽带,开拓京津冀市场,打响“晋东漾泉、四季康养”品牌。
本报记者苏晓晨
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优化布局 产业协同
山西中部五市区位交通优势显著、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城镇体系相对完善、人文资源底蕴深厚,是全省发展态势较好的地区,也是极具发展活力的区域,推动共同发展有政策支撑、现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5月9日,在太原举行的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发表真知灼见,积极建言献策。
“建设好山西中部城市群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山西省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认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抓重点,一是人的全面发展,二是空间的全面提质,三是创新驱动。人、城、产联动才能促进高质量发展。
综合来看,山西中部城市群工业体系完备,拥有17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3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9.2%。科技创新要素集聚,集中了全省73.2%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全省创新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认为,山西中部城市群五市要以“联”为桥,将协同推进产业优化提升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以制造业为本,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先进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山西中部城市群人文资源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悠久,是三晋文化核心区、晋商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国家5A级景区4个。“最美城市群一定是最美生活圈、最靓城市群应该是最靓致富带、最牛城市群必须是世界目的地、最好城市群追求是青年人参与,而这些正是世界级城市群四大突破路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教授贾云峰建议,对于以太原为核心的山西中部城市群未来发展,生活本地化、产品年轻化、产业生态化、营销数字化、品牌国际化是五个着力点。
本报记者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