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   

    山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崩塌

      崩塌是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其下部软弱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动,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象(简单地指陡坡上塌下来石头或土体)。由于它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有一定的隐蔽性,发生突然,致灾过程短促。崩塌是我省黄土覆盖地区最为多见的一种灾害,是我省诸类地质灾害中最危险的灾种。
      如何避险自救:
      1.在路弯切坡上方有危岩体(或探头石),在下方行人和车辆遇上述情况要及时避让,特别是在雨季、解冻季节崩塌最易发生。车辆路过崩塌地段注意观察坡体落石情况,选择安全时段和路线迅速通过。有条件的应将危岩体清除或加设防护网并设立警示牌提醒人们注意。
      2.坡下行人如遇崩塌应向崩塌体下方的两侧方向迅速逃离。一定不要顺着滚石方向撤离,注意保护头部。
      3.在切坡下居住的居民要经常到上方观察危岩(土)体的分布和活动情况,做好排水;遇有危岩体尽量清除确保下方住户安全,特别是在降雨季节要注意观察。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能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地面塌陷可分为岩溶性塌陷和非岩溶性塌陷等多种类型。
      如何避险自救:
      1.远离事故现场,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2.及时在灾害现场周围树立警戒标志,疏散人群。
      3.地面塌陷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回填和架桥,应根据塌陷成因和结果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回填技术措施。
      4.寻找地面塌陷的原因,根除隐患。
      5.做好群众心理疏导,防止群众恐慌。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岩土体在以自重为主动力作用下,沿着贯通的一个和数个软弱面发生以水平位移为主的顺坡剪切滑移现象(简单地指石头或土体顺一斜面滑下来)。俗称走山、山行、山滑。滑坡的最大特征是滑坡运动始终依附于一个剪切面,并且滑动体的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
      如何避险自救:
      1.着冷静勿慌乱,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或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
      2.遭遇高速滑坡时,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体物体,也可以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不能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
      3.对于尚未滑动的滑坡危险区,一旦发生可疑滑坡活动,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4.在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即回家检查情况,冒然回家可能会遭遇二次滑坡侵害。

    地裂缝

      地裂缝的成因有两大类,第一种是内动力,由构造运动形成的,比如地震等自然因素;另一种是外动力,由人类工程活动形成的,比如松散土体潜蚀、膨胀土胀缩等形成地裂缝。还有一种是人类过量抽汲承压水导致的地裂缝。

    地裂缝活动有哪些前兆?

      地裂缝的活动性难以预测,但发生前部分地区有征兆。如果建筑物地处地震活动带和活动性断裂带上,遇图所示现象,应考虑是地裂缝在活动。

    泥石流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短时性特殊洪流(简单地指大量的泥和砂石从沟里流出来)。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它的特点是:突然爆发,来势凶猛,运动快速,历时短暂,往往在瞬间摧毁建筑物、工程设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是严重威胁山区居民安全和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
      如何避险自救:
      1.发现泥石流袭来时,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者下游跑,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爬,要到平整安全的高地进行躲避,不要爬到树上躲避。
      2.在沟谷逗留或者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3.在上游地区的人,如果发现泥石流症状,应立即通知泥石流可能影响到的下游村庄、学校、厂矿等。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一种累进性的缓变型地质灾害,是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某一范围内所发生的地面缓慢下降的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地面沉下去了。

    地面沉降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房屋出现倾斜或者墙体开裂。

    形成地面沉降的原因

      地面沉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面标高损失。自然因素包括构造下沉、地震、火山活动、气候变化、地应力变化及土体自然固结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开采固体矿产、岩溶塌陷、软土地区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固结沉降等。

    地质灾害监测有哪些方法?
    仪器观测法

      仪器观测法适用于变形时间较长的较大型灾害体的观测,一般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简易测量法

      简易测量法适用于变形时间短的灾害体及灾害体局部裂缝变化的测量,一般用尺子或贴片定时观测。只要有专业人员指导,一般人员都可操作。

    肉眼观察法

      肉眼观察法适用于地质灾害体变形速度快而来不及测量的情况。看到险情,要迅速报警。

    埋桩法

      埋桩法主要用于观测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两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的变形滑动过程。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

    埋钉法

      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这种方法,对临灾前兆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

    上漆法

      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相同,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在扩大。

    贴片法

      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砂浆片或纸片被拉断,说明裂缝发生了明显变形,这种方法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裂缝的突然变化情况,此时须严加防范。

    地质灾害需谨慎
    时刻防范要牢记
    地质灾害重预防,应急物品来帮忙,
    关键时刻作用大,自救疗伤莫忘拿。
    灾后雨停险未除,不要立即回住处,
    险情解除再回去,乐业安居享天福。
    报警信息要听清,快速撤离要镇静,
    路线场地要牢记,身外之物要看轻。
    外出郊游早准备,天气预报随掌握,
    预警信息若发布,取消行程莫出错。
    沟口崖下不安全,野炊露营要避险,
    规定路线游景点,随意游走不可选。
    留意安全警示标,撤离有序听疏导,
    遇到险情出征兆,及时避险把命保。
    发现险情莫慌张,辨明情况速避让,
    自身安全再报警,等待救援来帮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11期

    • 第2023-05-10期

    • 第2023-05-09期

    • 第2023-05-08期

    • 第2023-05-07期

    • 第2023-05-06期

    • 第2023-05-05期

    • 第2023-05-04期

    • 第2023-05-03期

    • 第2023-05-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