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晋韵芬芳

——晋剧优秀旦角演员郑芳芳印象

  • 晋剧《望海楼台》郑芳芳(右)饰演敫桂英。

  •   欣闻郑芳芳入围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并将于5月13日携晋剧《望海楼台》赴广州红线女大剧院参加梅花奖终评竞演,冲击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一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荣誉,感到无比的高兴。
      认识芳芳起码有20多年了,从她还是一个年轻小姑娘到现在成长为晋中晋剧的台柱子,看过她演出的剧目已经不计其数。郑芳芳模样俊俏,身段不胖不瘦,一看就是当演员的料。再加上她那音色优美、高亢嘹亮的嗓音,把晋剧的优美特色表现得恰到好处,展露无遗。
      郑芳芳自幼受戏曲熏陶,酷爱戏曲艺术。怀着对戏曲艺术的挚爱,1993年考入晋中艺术学校学习。她勤学苦练6个春秋,汗水伴着泪水,在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下,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功,很快就在舞台上崭露头角。1996年参加山西省艺术中专第五届戏曲教学剧目比赛,她主演的折子戏《武家坡》荣获表演一等奖,《算粮》唱段荣获唱腔一等奖。1997年参与主演了大型传统戏《杨门女将》《祥麟镜》《白蛇传》《杀惜》等优秀剧目,在一年的实习演出中深得戏迷观众的喜爱,使她有了更扎实、全面的实践,为走上专业戏曲生涯铺垫了坚实的基础。经过6年的寒窗苦读,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00年,郑芳芳被分配到晋中市晋剧团工作。为提高自己的演唱及表演水平,在团领导的重视及老师们的培育下,排演了《见皇姑》《麻疯女传奇》等诸多优秀剧目,广受观众好评。2003年,她主演的移植剧目《武松杀嫂》《盼》荣获山西省第九届戏剧“杏花表演奖”、第二届晋中市戏剧观摩比赛“特等奖”。2004年,在移植剧目《香魂女》中荣获山西省第一届移植剧目汇演一等奖,主演《打神告庙》荣获第二届中国戏曲“红梅奖”山西赛区第一名、第二届中国戏曲“红梅奖”大赛金奖,以后又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戏曲红梅大赛总决赛表演金奖、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银奖、山西省青年演员大赛戏曲表演一等奖等荣誉。
      郑芳芳唱腔古朴隽永、流畅悦耳,表演身段优美、端庄大方。在晋剧旦角行当里,无论是青衣,还是闺门、花旦或武旦,她都能演,而且演得都非常好,全省好多晋剧团经常请她客串演出。由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创作,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谢涛领衔主演的新编晋剧《庄周试妻》在太原正式首演时,郑芳芳饰演了该剧的主要人物田氏,无论从扮相、唱腔到对人物个性的把握都恰到好处,圆满配合了谢涛精湛的表演,受到该剧编剧、著名剧作家徐棻,该剧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曹其敬,以及其他主创人员的一致好评。郑芳芳还曾配合其他院团陆续主演了《杨门女将》《朝阳沟》《暖冬》《如意娘》《杀庙》《打虎记》《金断雷》《杀嫂》《大唐女人》《王家大院》《战地黄花》等许多新创、移植的传统和现代剧目,塑造了古代和当代的不同旦角行当的各有特点的妇女形象,她饰演的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生动感人,受到专家和戏迷观众的热烈欢迎。“梅花香自苦寒来”,芳芳就是通过演出诸多剧目,吸收了许多表演艺术家的营养,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更加完美的艺术风格。为此,郑芳芳先后被选入“山西省青年戏曲人才培养计划”“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舞台艺术表演人才项目”的立项资助。并且获得晋中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晋剧《望海楼台》系我省著名剧作家张喜明根据传统剧目《王魁负义》《打神告庙》《情探》等改编,由享誉省内外的导演艺术家李慧琴执导,专门为郑芳芳创作的晋剧剧目。该剧在总结前人艺术成就的同时,编剧和导演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上狠下功夫,根据郑芳芳的表演特点和晋剧艺术的地方特色,对剧目从唱词到表演特技都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和提高。在情节故事上,突出了敫桂英以“琴”代“情”,用具体的观众能够看到的实物“琴”,涵盖人物内心的“情”,这样就使演员有了非常具象的道具,更好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敫桂英雪路救起王魁,赠琴送银赴考,真情不变苦熬却等来王魁一纸休书起伏跌宕的情节中,将具有象征意义的古琴贯穿始终,形成以“琴”续“情”的感人故事。还将敫桂英给王魁缝制衣物的情节表现出来,充分发挥芳芳优美的唱腔艺术和细致的做工表演,展现了敫桂英内心的复杂感情,圆满地完成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剧中的敫桂英有三个重点的核心唱段,分别展现桂英三个不同时段的内在感情。芳芳在表演这几个重点唱段时,用了各自不同的情感处理,将戏逐步推向了高潮。第一个唱段是她思念赴京后的王魁,为他缝制衣物的时候。这时候郑芳芳处理敫桂英的心情是充满了一年四季的怀念和想念的柔情唱段。
      “依窗闭门走线忙,专心一片寄情肠。
      春缝蚕衣把风挡,夏缝纱衣透热凉。
      秋缝夹衣护腰膀,冬缝裘氅暖胸膛。
      春夏秋冬不歇晌,日日捏针为王郎。”
      情真意切的思念之情,非常形象地从唱词中油然而生。
      第二段核心唱腔是在敫桂英看到王魁托王忠送来的休书,愤而来到海神庙哭诉内心的愤怒和冤屈的时候。郑芳芳为了表现敫桂英对王魁负义的激愤心情,面对冷漠不语的海神爷及其判官、小鬼,除使用了大量眼花缭乱的水袖功,还有下腰功、跪步功、梢子功、僵尸功外,主要是在演唱中塑造人物的。在唱“钟声荡离春院向庙告问”一段时,郑芳芳用比其他演员更加大的演唱张力,并且吸收了歌唱性和抒情性因素,自然地把观众的心揪了起来,并与舞台人物一起进入同悲同泣的戏剧氛围中。敫桂英是青楼女子,与王魁结合,从当时的社会伦理及其道德观念来看,本身就是一个不大可能的事情,而痴情的敫桂英却固执地以为王魁会在高中后接其进京,尽享夫妻恩爱。谁料等来等去,王魁差人送回的是三百两纹银和一纸休书,所以,郑芳芳在处理第四场“告庙”一折中,随着敫桂英高高喊出的一声“钟声荡离春院向庙告问!”后,完全脱去了敫桂英往日的娇媚和柔情,披头散发,跌跌撞撞,似疯似癫,跑上台来。一亮相,就准确生动地把握住了敫桂英的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把一个内心充满爱恨情仇的风尘女子,活脱脱展现在舞台上。无论哪个剧团、哪个剧种、哪个演员演出《打神告庙》,敫桂英的水袖功表演是必不可少的,但有的演员为了展示自己的功夫,往往不顾人物的个性和规定情境过火地表演水袖功。芳芳在导演的要求下,完全根据人物和剧情的需要,将水袖功表演得恰到好处,既不拖泥带水,又做到了干净利落,将功夫完全融合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之中。在接下来的唱段中,悲愤的敫桂英问天问地问海神,为何不为弱女子做主,听起来确实感人肺腑。
      “为什么心事总虚化,为什么梦儿总成空。
      为什么渡水水流去,为什么靠山山也崩。
      问神问庙问大海,问波问浪问涛声。
      问命问世问天地,问己问人问凡尘。”
      郑芳芳通过四个“为什么”和四个“问”,既是质问又是控诉命运的不公和王魁的背信弃义,把敫桂英此时此地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在海神爷和判官的协助下,愤而自杀的敫桂英携带表现他们两人爱情的古琴,来到京城向王魁讨要说法。
      第三段是戏剧的高潮,也是敫桂英的魂魄来到京城见到负义的王魁后,把内心的怨恨全部散发出来,使人撕心裂肺的时候,更是郑芳芳在这个剧目中极为精彩的一个表演时段。
      “敫桂英劈开浪头愤打琴,断魂女声讨贼子向天鸣。
      雪路救你忘干净,养你供你葬良心。
      荆妻相约无诚信,抛却旧妻再新婚。
      捉弄义仆手段狠,逼我命断成冤魂。
      骂贼,讨贼,罄竹难书对海审。
      审你这人不诚,官不正,夫不君,义不仁。
      不诚,不正,不君,不仁,不仁不义的负心人哪。”
      舞台上激烈的琴声催动着海浪怒涛,咆哮着涌向望海楼台,吞噬着被长绳拉扯着的王魁,王魁拼命挣扎。琴声、涛声响彻舞台,盖过了王魁胆怯、悔恨而又不甘的呻吟。
      显然,这三段核心唱段都是要演员的唱功底气的,芳芳都圆满地完成了。戏曲塑造人物的手段是唱做念打,而唱功又是放在首位。一个演员有好的武功、做功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好的唱腔艺术展现是重大的欠缺。芳芳的唱功正是她在艺术上的特长,她也在这些方面狠下功夫,从而在晋剧舞台上达到了一个别人没有到达的水平。今天再次把这个故事搬上舞台,就是通过郑芳芳的表演要让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传承下去,从敫桂英的身上看到勇于同不公的命运斗争,不甘心受到欺辱而奋起反抗的决心和意志。同时也表现了受压迫的人民群众敢于斗争的高贵品质。在表演艺术上,郑芳芳在《望海楼台》中塑造的这个与众不同的敫桂英,也向我们展示了古老的传统戏曲如何同当代舞台艺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吸引年轻观众的兴趣,使传统艺术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成功尝试。衷心祝愿郑芳芳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晋剧、为山西戏剧、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王笑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11期

    • 第2023-05-10期

    • 第2023-05-09期

    • 第2023-05-08期

    • 第2023-05-07期

    • 第2023-05-06期

    • 第2023-05-05期

    • 第2023-05-04期

    • 第2023-05-03期

    • 第2023-05-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