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主流电影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趋于平衡,延续了中国电影诞生之初教化大众的社会功能,现如今已构建起一条强化主流价值观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艺术创作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故如何提升思想教育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成为各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主张通过思想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全过程,从而发挥对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的三重作用。新主流电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呈现和重要载体,二者在育人实践中具有高度的适配性,形成了天然的“耦合效应”。
回首“过去” 述百年风华
新主流电影以党的奋斗历程为着眼点,通过叙述历史事件、还原历史场景、塑造英雄人物、展现英雄事迹等方式,并以极具真实感的镜头语言与当下时空进行对话连接。刘伟强导演的“建国三部曲”中《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分别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各个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进程和精神风貌,是具象的历史、生动的历史,更是可视化的育人元素、颇具感染力的育人内容。《长津湖》与《长津湖之水门桥》将叙事背景放置在“抗美援朝”的历史时期,生动刻画了第七穿插连中有血有肉的战士形象,“平民英雄生活化”的创作方式不仅拉近了历史人物与观众的距离,更使其身上坚毅、百折不挠的革命奋斗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受众。以红色题材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为依托,以合理化叙事构建起社会记忆和集体记忆,并将此记忆以艺术化形式加深,使得其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时代价值并延续下去。因此对于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认真体会影片中的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和民族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立足当下 咏时代赞歌
新主流电影的建构与发展离不开大众审美文化的演变,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框架,融合当下青年文化,体现出青春的朝气与力量。青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人生观、思想观与价值观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对青年思想文化的积极引导成为新主流电影的叙事导向。《一点就到家》将扶贫元素与青年元素完美融合,让青年群体参与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当中。影片中主人公的创业梦想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其中电商、直播、货运等网络新兴产业成为吸睛点之一,轻松幽默的影像表达契合当下青年受众的观看需求。《奇迹笨小孩》中同样有创业梦的景浩兄妹,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将青年的个体成长与中国前沿城市深圳的发展结合起来,并以亲情为母本,向外辐射出个体开拓创新,敢于奋斗的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不仅凸显了青年的奋斗热情,更展现了青年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由此可见,新主流电影与青年文化之间的鸿沟正在逐步弥合,将青年赋予“进行式”的符号意象,与父辈的“过去式”的传统观念形成对比,聚焦时代发展问题,进一步诠释出青年的传承性与发展性,以饱含热情的发展态势和极具时代内涵的形态,推动了青年的价值观建设,提升综合素养。
展望未来 颂民族振兴
新主流电影的魅力在于以永不退缩,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不断前进。在影片的刻画之下,通过影像的方式了解了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甚至一群人,形成一个个振聋发聩的榜样力量。影片《万里归途》将叙事空间设置为战火纷飞的境外,在极具危险的环境下进行“撤侨行动”,其平等、互助的外交理念与人文情怀跨越了民族与国籍,并呼吁世界和平,传递爱的真善美;《平凡英雄》通过各方营救新疆小男孩的“断臂”,以充满浓郁的地域文化展现出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建大爱新疆的主流价值。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展现在特殊的背景下不同的社会群体有着共同的信念与力量,深刻诠释出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理念,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电影赋予受众综合性的审美体验,以“共情力”串联起叙事空间与现实空间,在目前可预见的未来里,新主流电影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正在不断与当下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环环相扣,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民族气质的意识形态表达体系。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就要发挥其特有的民族内涵和意义,并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以现实主义风格展现浓郁的家国情怀,共同构建出当代大国的文化特质和外化形象。
电影作为传递时代思想内容的载体,其本身具有的精神激励功能包含着丰富的实践因子,其故事性、观赏性、实践性等特点决定其可把“思”的内容外化到“行”上,并在“行”中彰显“思”的分量,将“思”与“行”同频共振。在课程思想教育的形式不断革新以及新主流电影的叙事空间不断拓展中,电影中蕴藏的育人价值还将不断被挖掘,新主流电影在加深青年情感体验、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上作用显著,为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力量和情感需求,使得当代青年能够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成为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郝丽婷 刘玥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