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践悟

培养 使用 评价 激励

——关于“加快引育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调查

  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阐述了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明确把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列入7个方面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为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指明了路径。晋城市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调整优化劳动力布局结构,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补齐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技能型人才需求不匹配的短板。从企业看,有的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担心影响企业生产效益;有的企业因生产工序简单,对技能要求不高,故而认为技能培训可有可无;有的企业未建立技能培训激励机制。从技能证书和技能培训看,一是职业技能培训工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当前,技能证书主要集中在餐饮、家政等服务业,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相关职业工种的技能证书有待扩容。二是技能人才性别比例不够均衡。高质量培训供给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有的职业院校(技工学校)虽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实训设施,但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为此,晋城市不断加快引育高素质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努力造就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是资源型经济转型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工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晋城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建设,多管齐下、协同发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技能人才数量和占比已经完成“十四五”预期目标。政府引导、行业参与、校企合作,多方形成合力,大力推进全民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取证升级培训行动和五类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行动,同时建立了技能培训师资库,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已完成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71家,备案职业287个,工种598个。
  “尊重劳动、崇尚技能”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晋城市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市职业技能大赛,表彰了2800名技能人才;连续三年组织队伍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积极发挥行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生产、服务一线优秀高技能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评选表彰7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6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大赛和大师工作室为载体,广泛宣传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优惠政策,营造技能人才成长良好氛围,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激励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激发广大劳动者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技能人才待遇不断提升。当前,晋城市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建立了技术工人工资增长和激励机制。如,兰花集团、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沁河能源集团等多家企业,均不同程度建立健全技术工人工资增长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出台对企业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给予补贴政策,对技师、高级技师发放取证补贴。
  全力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晋城市充分认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围绕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这一根本任务,全面实施技能富民战略,着力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增强做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加大技能人才建设力度。构建“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完善要素参与分配制度,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大力推行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加大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推动结构性技能人才供需平衡,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大局。
  加大技能大师和大国工匠的宣传力度。一是重点宣传国家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对技能人才待遇福利方面的新政策、新动向。二是引导全社会尊重、重视、关心技能人才,宣传技能人才的重要贡献和重大作用,在全社会倡导“崇实尚业”之风,让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造成为社会共识。三是表彰奖励一批技能大师和大国工匠,不断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获得感和社会认同感。
  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一是继续加大失业保险基金给予技能提升取证补贴力度,加大对技师、高级技师取证补贴力度。二是激励企业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指导企业建立基于技能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三是指导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和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建立技术工人技能培训和晋升机制,畅通技能人才晋升渠道。四是强化技能交流,积极组织技能人才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构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大力开展以就业为目的的订单项目制培训,提升技能培训和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支持各类企业围绕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开展技能提升、转岗转业、工学一体、新型学徒制等培训。统筹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等服务。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技能人才发展规划,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导向,加快构建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引领,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技能人才。(作者: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 路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29期

  • 第2023-05-28期

  • 第2023-05-27期

  • 第2023-05-26期

  • 第2023-05-25期

  • 第2023-05-24期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22期

  • 第2023-05-21期

  • 第2023-05-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