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三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创新年会开幕式会场。本报记者李兆民摄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金南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陈东升
万科集团创始人兼董事会名誉主席、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王石
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创始人 张文中
居然之家创始人兼董事长 汪林朋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潘庆中
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贺晗
山西“双碳”达标的路径与政策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金南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面临的一场“硬仗”。因为能源结构独特,对全国来说,山西省的“双碳”达标具有标志性意义。为此,中国工程院跟山西省人民政府合作设立项目,研究山西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和政策。
山西的碳达峰要靠可再生能源来解决。山西省主要有风能、太阳能、氢能三个零碳排放的能源。从技术层面上看,风能的可开发量约1.92亿千瓦,太阳能约是2.04亿千瓦。目前,氢能的产量在300万吨左右,占全国氢气总产量的10%以上,山西在该领域潜力较大。
在2035年碳达峰之前,建议山西省调整能源结构,主要抓煤炭生产、煤电和外输电调度,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在2030年争取分别达到1.2亿千瓦和3.4亿千瓦的规模。建议大力发展屋顶光伏,从目前可建屋顶面积发电量来看,城镇约为0.7亿千瓦、农村约为1.2亿千瓦。
关于碳中和,建议山西基于零碳电力、零碳循环工业、先进建筑能源技术、零碳交通等重点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从分地区布局看,建议晋北主要布局风光、新能源发电外送基地;晋中布局可再生新能源+储能;晋北、晋东、晋中三大煤炭基地转型升级,建设“5G+智能矿山”;晋中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装备、现代医药和现代农业;晋城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光机电产业、新能源、煤气层产业,加速推进晋城光电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世界光谷”。这是整个全省域的战略布局建议。
综上所述,建议山西重点推动调结构、提效率、优路径三大战略,聚焦能源、产业、交通、建筑四大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12大行动计划。
创新是商业永续的必然途径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陈东升
在山西举行2023亚布力论坛创新年会,于我而言,是一次学习之旅,也是一次探索商业文明的寻根之旅。最令我震撼的是晋商博物馆。过去,大家对晋商的认知呈现碎片化,其实从明代中期一直到清代末、民国初的500年中,晋商一直在引领着中国的商业文明。当年的身股制度就是最早的股份制,东家、掌柜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股东和职业经理人,股份制里也有“期权”的概念,还有连锁经营的模式,现代会计制度以及票号,应该说现代的金融体系就诞生在这里。本次创新年会的主题是“开放创新转型”。我认为,创新是商业永续的必然途径,而企业家是创新的代名词。不管是连锁、杠杆还是复利,最重要的还是创新。
人类进步到今天,从蒸汽机、内燃机、电,到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体现了技术创新对人类经济、文明、认知的极大推进。蒸汽机是人类现代文明的起点,它是一个生产方式;农业社会,宗族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主要形式;到工业社会,血缘关系被彻底解构;现代社会,公司制度开始推行,公司制度中没有血缘关系,只有员工关系、职业经理人关系、股权关系。所以,创新是本源,生产方式决定一切。30年前有一句话很时髦:“创新就是率先模仿。”如今,中国已经进行了40年的商业实践,诞生了很多世界级的伟大公司,可以说,中国整个企业家群体及商业体系已经从模仿创新进入到自主创新时代了。
找寻转型中的绿色、低碳、环保
万科集团创始人兼董事会名誉主席、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王石
我来谈“转型”,房地产要如何转型?万科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在建筑之上的经营,要让企业不只“活下来”,更要“活得久”“活得好”。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恰好不是房地产行业结束了,而是刚刚开始。多年来,万科一直坚持低碳、绿色、环保,在绿色建筑方面的不断实践为万科积累了财富。不仅仅是美誉度,也不仅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成为了一种竞争力。
今天的主题也是转型。企业转型当中如何绿色低碳发展?如何用商业化手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2020年10月是一个转折点,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非常明确地公布了我们的“双碳”路线图: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经济转型到了碳中和经济时代,它带来的商业机会是什么?
简单讲,我做的就是城市社区的低碳、绿色发展。第一,是搞微电网,所谓的微电网就是自愿减排;第二,是搞碳汇资产管理。我非常愿意把这两方面的方法论、案例介绍到山西来。
山西是一个能源大省,我们看到碳中和时代给能源大省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应该看到它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从安全角度、从有效性角度、从可持续性发展角度看,目前其他能源还不可能完全取代煤炭,所以在煤化工、煤的更多综合利用方面,山西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因为碳中和经济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民营企业家拥抱山西吧。
数智化是推动ESG落地的关键环节
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创始人 张文中
ESG是一个英文缩写,其本质是和谐、绿色、共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和治理效能是三位一体的。我认为企业应该主动做ESG。它不仅是公益,更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现在真正领先的先进制造型企业或者说行业,比如新能源电池,就是符合ESG原则的典型;再比如光伏、风电,也是符合ESG原则的。它们形成了国家层面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绿色发展早动手、早主动、早收获。
数字化、智能化是推动ESG落地的关键环节:数智化ESG引领食品安全高标准,可追溯系统实现供应链、产品、信息全程可追溯;数智化ESG引领HACCP全程冷链,对于节约粮食、降低成本有重大意义;数智化ESG引领制止食品浪费,也有了非常大的突破;数智化ESG引领智慧能源管理、智能照明,使能源效率大大提升,从源头上实现节能减排;数智化ESG引领光伏发电、环保冷链、高效空调设备,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数智化ESG引领资产管理和智能保洁的现代化,使保洁的能源消费有了巨大的提升和改进;数智化ESG引领智能夜收和智能巡检,实现了智能防损。
绿色可持续发展关怀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大势所趋,企业主动拥抱ESG是历史的必然。如果各个方面一起推动,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数字化、智能化和ESG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认为只有靠数字化、智能化的有效推动,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ESG。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方向
居然之家创始人兼董事长 汪林朋
中国经济要向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关于高质量发展,我的理解是科技创新、城市更新、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
首先谈谈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科技创新可能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技术方向:信息技术革命,数字化、智能化、5G、人工智能、云计算的根源都是信息技术革命;生物技术革命,人类基因解谱了,脑机互联也正在成为现实;能源革命,如果储能技术改变了,汽车不用发动机了、飞机不用发动机了、电网不用了,这对人类社会带来多大的变化。科技创新是研究这些方向的重要手段。
其次是城市更新。中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先于世界水平,但是现在面对人口增速放缓,我们的基础设施数量和建设有可能是超量发展的。另外,现在很多建筑没有达到绿色、低碳、环保,未来城市应该会朝着环保、智能的方向更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再说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年轻人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但是这种现象慢慢在发生变化。上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打工人,现在正回归家乡、回归县城。有专家预测统计,未来3年—5年内中国县级以上城镇居住人口会超过9亿,城乡人口会倒过来。未来居住在县级以下乡村的人口养老、就业等问题怎么解决?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中国县域经济和乡村的发展,宏观上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再平衡的一个重要的支点。
企业家精神的传承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潘庆中
我跟大家分享从学校角度来看“开放·创新·转型”,谈谈企业家的传承。
传承不光是物理传承,主要是精神传承。传承什么?他们的精神是什么?
希望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植入这个环节。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已经成立10年了,希望培养有国际视野、立足于中国未来的领导者、企业家。基于这个初衷我们创办了苏世民书院。
苏世民书院成立10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做了一个物理空间。在清华校园,衣食住行都在里面,24小时不出来,目的是为大家创造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但是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而大师之谓也。第二,聘请全世界优秀的教师来授课。我们请了经管、公管、AI、经济发展、国际关系等方面世界顶级的名师,其中一半来自中国、一半来自国外。第三,向全世界宣讲招生,翻越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去讲,千辛万苦跟大家沟通,千方百计吸引来自全世界的优秀学生来清华。我们拜访了国际上420多所学校,宣传中国的教育、宣传我们的大学。招来的这些学生怎么样?有了老师、有了机器,还得有产品,产品就是学生。
企业家有领导力,有坚韧的精神。所以以一个书院为例,讲企业家精神跟做其他事情是一样的,要有愿景。想到今后为中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就会有激情去做这件事,同时要有行动。
中西部数字经济的发展路径
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贺晗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四大传统要素并列。从区域发展和比较优势的角度看,在传统生产要素中,除了资源要素,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在其他要素方面优势不大。我们在策划设立数据要素驱动的产业园区时思考了两个问题:对于数据要素来讲,比较优势对产业招商有没有用?如果有,怎样构建这种优势?
经过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近3年的运营,我们可以回答这两个问题了。第一,很有作用,作用很快得以显现并会更加显著。因为数据可以高流动性跨越物理边界,这让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用来自东部的数据要素进行生产作业成为可能。第二,数据要素的价格优势、比较优势的构建要靠市场化手段。以园区为载体,我们把入园企业小规模、零散的数据需求聚合起来,形成上规模、集中的需求,与互联网、电商平台主流领域的几十家平台逐一达成合作,在数据要素方面创出了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随着持续的上量上规模,逐步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数据要素价格洼地。这样,东部地区的数据要素开始沿着产业链源源不断向山西跨区域集聚,带动有数据需求的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的数字经济企业不断在山西落地、形成集群。
数据要素的聚集还会吸引其他生产要素,包括对人才要素的吸引、对资本和技术要素的吸引。今年以来,政策面的推动和技术面的突破,让数据要素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由于数据要素驱动的数字经济是一种包容的经济形态,更多依赖于开放和创新,东中西部都有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安晓奕整理
嘉宾图片:本报记者阮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