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不断加强,对于安全技术、装备和服务的要求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日益重视。201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中明确提出“把安全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作为安全产业加以培育,纳入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范畴”。这是以国务院文件形式首次正式公开提出“安全产业”这一概念,同时,也对安全产业的涵盖范围和安全产业的专用性、服务对象的特定性给予了清楚界定。
安全产业是以满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安全发展重大需求为基础的产业,关系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大局,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多年来,国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等一个个揪心数值下降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安全人”在安全产业里前赴后继、勇毅前行,为安全事业的发展默默付出、贡献绵薄之力。《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作者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员,数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从一名普通的煤矿技术员逐渐成长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正高级工程师及煤矿安全领域的发明家,其中饱含了对“安全第一”的敬畏,对安全技术突破的执着,对安全产业的热爱。
通过阅读《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发明了智能抗违章保护系统系列产品,而且提出了一套为其系列发明项目提供理论支撑的抗违章理论,使抗违章保护技术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技术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他又以企业家的经营策略致力于安全产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包括他所提出并实践的“骏马拉小车”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模式,都值得更多从事安全产业的同行学习和借鉴。本书还介绍了运用安全干预手段转化安全科技成果,依托标准推动抗违章技术成果转化的曲折过程,说明安全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制定实施专有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
书中所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违章作业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预控的,按照抗违章技术标准生产的设备就成为预控违章作业的抗违章设备,不仅适用于煤炭行业,而且可以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研究、推广应用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不仅可以杜绝煤矿违章带电作业,实现降低瓦斯爆炸事故的目标,而且还能为世界各国、各行业预控违章作业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即把过去用“人海战术”预防违章变为在违章过渡过程中对违章行为进行预控,实现“想违章违不成,即使违章也造不成事故”的目标。这种新的思维模式一旦成为全社会普遍认可的安全理念,将会在更广泛的范围产生深远影响。尽管抗违章技术成果是主要针对煤矿井下违章带电作业问题取得的,但对其他非爆炸环境安全生产也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广到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银行安全及核工业安全等其他违章作业较多的行业。由此可见,开发抗违章技术,研究抗违章理论及相关标准,生产抗违章设备,在各行各业都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本书内容来源于现场实际和经验总结,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成功实践佐证,是一本研究抗违章技术理论及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的专著,对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