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西本土喜剧“合浪浪”系列第二部《许家交响曲》上演。
新剧承接第一部“合浪浪”拆迁、子女事业、婚恋发展等基础上,将镜头聚焦于老年人这个群体的悲欢,以酸爽的太原“莲花落”主打,在笑声中渲染出充满烟火气的老城“合浪浪”。
驻足老年生活视角
抢占观演共鸣“高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全剧以广场舞之争开锣,上部剧主角悉数登场,熟悉的面孔唤醒观众的记忆。在动感的音乐中,大爷大妈舞蹈起来,鲜活生动的画面赋予强烈代入感,营造出轻松欢快的喜剧色调。
该剧取材社会普遍关注,讲述了许有福的老年遭遇:晨练与年轻人的冲突,意外受伤子女矛盾,养病期间与亲家母的争吵,女儿许丽婚姻危机,长子许刚饮酒失能,次子许亮生意困局,三子许多传承“莲花落”的不如意……
编剧巧妙采撷普通凡人的喜怒、日常生活的美丑,以三言两语的小片段展露舞台。特别是把一些社会现象巧妙艺术化,比如:大儿媳作为社区书记,处理12345投诉时,敷衍应对、认真摆拍的窘态,以及众人的惊讶无奈,把基层形式主义刻画得入木三分。
生活的苦涩,借不同群体诙谐表达出来,用朗朗上口的“莲花落”唱出来,便成为让观众为之鼓掌的精彩。翻看制作精致的宣传册,演职员们的头衔令人眼亮,最让我感动的是封底的一句话:这一户许姓人家,是你家,是我家,是城市生活中看似平凡的每一户人家。
舞台上演绎的是跌跌撞撞的人,是磕磕碰碰的家,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群。生命、生存、生活,这些大命题通过老许的眼睛照亮,将一块块哭笑不得的桥段拼接,这部看似锣齐鼓不齐的“交响”,触动人们过往经历和难言之隐,起到弹拨心弦、震撼灵魂的作用。
一部“交响”,不可能每一处都令人拍案叫绝,但一丝半缕的感动足以成为润物无声的滋养。
荟萃本土喜剧元素
打造曲艺特色“拼盘”
地道的方言,是一座城市文化的传承和浓缩。而不同地域方言的碰撞,本身就是一场开口见笑的喜剧。山西籍导演贾樟柯将山西方言搬上荧屏、带向世界,而这部剧则是将各地方言汇聚一堂,以喜剧的方式走上舞台,突出表现山西人独特的幽默。
剧中有普通话、太原话、忻州话、山东话、粤语等方言,诙谐幽默的南腔北调夹杂着戏谑调侃,让观众在不同语系语调中不停切换,感受生活喜剧的原味和魅力。
以大同数来宝出名的柴京海,改换太原方言,一方面显示了他的语言功力。另一方面其强大的控场能力让剧情发展更为自然舒展。此外,满口忻州话的王大爷,张嘴山东腔的贾明星,一亮相、一张口,台下就哄堂大笑,抑扬顿挫间炸响每一个喜剧“包袱”。
这次演出特意安排了亲家母这个角色。通过晋剧演员的定位,演员焦小艳把晋剧的唱念、水袖、身段等特色穿插剧中,并颇具功力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该剧还创新使用一些歇后语,比如“太平洋上当保安——管得倒宽”等,把老人说凉话时的刁钻古怪变得异常可爱。剧终,眼花缭乱的杂技燃爆全场,丰富了全剧的曲艺种类,同时增添了喜庆祥和的氛围。
幕间开场“莲花落”,以太原方言的特色押韵定场,言语不多既介绍清楚剧情,又简单直接把观众带入“合浪浪”氛围中。国家级非遗太原莲花落代表性传承人王名乐兼编剧、主演于一身,将“莲花落”的评说功能与喜剧场景的衔接架构巧妙结合,在定场搭架的基础上,选择父亲和岳母矛盾一场作为重头戏,展示作为国家级非遗太原“莲花落”传承人的功力,并且在最后安排几个小学生上场,饱含了他对非遗传承未来的美好期望。
追踪太原城市变
化传递文旅融合“名片”
好的故事讲述真实生活,触发真切感动。该剧既继承文化传统的血脉,又饱含当代生活的底蕴。在关注人内心悲喜的同时,伴随时代变迁描摹老城新风貌。
广场舞之争一幕,真实再现了城市化加速老街坊的诸多不适应;许刚饭馆的经营问题映射出城市创业群体的努力和不易;多星曲艺社的经营遭遇,反映人们精神需求和传统文化发展出路的矛盾;社区食堂的应运而生,体现了着眼实际破解养老难题的政策举措……
喜剧创作是比较艰难的。如果没有逻辑主线的牵引,很容易陷入无厘头搞笑的怪圈。如果说第一部重点强调了40年的跨度,那么第二部则是放慢脚步,洞察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内心:其间有发展事业的困惑,有婚姻危机的煎熬,有养老问题的纠结,有家庭矛盾的烦乱……
这些故事,或多或少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故事的精心编排,切中了城市快节奏生活中的种种阵痛,并以文艺特有温度治愈观众隐而不见的创伤。
剧中加入了太原地标钟楼街的推介,借老街坊的口展示千年古街的华丽变身。旅游事业发展潜力根本在于文化深度挖掘,而文化的广度流传则通过旅游提速升级。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剧更应该演给外地游客——在饱览山西风光的同时,坐下来听一听山西人的故事,品一品独具酸味的方言,感受地方曲艺带来的别样趣味,进一步加深对这座城、这些人的印象。
曲艺一般短小精悍,重在通过小故事突出曲种技艺。《合浪浪许家》不仅汇小流成江河,而且连绵不断、奔涌向前,确实难能可贵。
用笑的艺术感动人,说唱间彰显城市气度、传递市井温度,“合浪浪”还会带来更多的意想不到,更多的畅快开心。
苏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