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创新

【新观察】晋商故里 科创未来

  • 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石膏板护面纸先进生产线。

  •   吉利汽车晋中基地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

  •   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   夏日的晋中大地,山绿水清,五谷繁盛。矗立在晋商故里的一座座科研院所、研发中心、现代化工厂,勾勒出一幅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2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26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4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晋中乘风破浪,奋力远航,创造了优异成绩。

    传统产业展开科技创新翅膀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经过机械筛选、水力碎解、盘磨打浆、切割卷取等工序,纸浆就变成了半成品纸张;污水、烟气经过先进技术处理,达到清洁标准才能排放……这是记者7月12日在寿阳县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
      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是寿阳县招商引资、实现经济转型的重点企业,以生产石膏板护面纸为主,目前年产能达60万吨,2021年实现总产值17亿元,2022年总产值突破20亿元。
      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富彬告诉记者,公司不断开展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在污水处理上使用生物降解技术、自主研发的提升回用水技术和膜加盖臭气收集系统,在锅炉烟气处理上采用“布袋+湿电除尘”技术,达到了超净排放标准,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了绿色清洁生产。
      据了解,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每年的科研经费占到企业营业收入的3%以上,公司还成立了自主科技研发小组和技术中心,并建设了创新培育基地,配套了先进的科研仪器。目前,公司正在实施的年产110万吨石膏板护面纸及包装纸项目,将进一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新项目全部投产后,公司将建成集造纸、热电、环保、建材、投资为一体的大型循环经济产业园,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年利税17亿元。”谈及未来发展,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近年来,晋中市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科技创新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全市重大科技项目、科技资金、重点工作。同时,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市科技型企业实现“十百千”目标,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突破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科技领军企业达到50家。晋中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晋中市市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方案》和《晋中市重点科研项目“业主制+项目经理人制+技术总师负责制”改革试点方案》,为企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全力走好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引领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山深处崛起“专精特新”

      太行山深处的和顺县,一座产值上亿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现代化企业傲然耸立。
      走进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繁忙的流水线上,一个个硅钢级氧化镁系列产品被送往下游,机械臂自动将产品码好,再由叉车工人将货物运送到货车上。
      “公司产品供应大型央企宝武集团、首钢集团,2022年产值达到2.2亿元。”看着眼前火热的生产场景,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白锋喜不自禁。
      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是和顺县一家以硅钢级氧化镁为核心产品的化工企业。硅钢级氧化镁系列产品,是国内生产取向硅钢的关键基础涂层材料,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的“新材料”。几年前,在硅钢级氧化镁生产上我国处于技术空白,全部要依靠进口。该公司果断瞄准了这个科技创新的突破点,开始了一个本土企业的蜕变。
      “如果说取向硅钢是‘皇冠’的话,那么硅钢级氧化镁系列产品就是‘皇冠上的明珠’。”正和工人师傅在回转窑车间查看负压、燃料、助燃空气量参数的总工程师郁建强介绍,该公司成立研发团队、建立技术中心、建立硅钢级氧化镁研发基地,紧盯全球最高端产品,持之以恒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目前,银圣科技已是全球仅有的8家同类型产品生产商之一、全国最大的专业生产硅钢级氧化镁的民营企业,产品供应大型央企宝武集团、首钢集团,以及90%的民营钢企,占有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在行业处于领军地位。
      “专注实业要‘十年如一日’,谋求发展却要‘日日创新’。企业要想发展,归根结底还得靠创新引领。”白锋说,银圣科技坚持自主创新,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注入重金,年度研发费用基本保持在每年企业销售收入的20%、近千万元。研发团队从最初的1人,发展壮大到如今的30人。其中专家、高级职称和硕士以上人员20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晋中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更多高科技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2022年,晋中市探索实施“揭榜挂帅”项目2个,扶持资金380万元,带动项目总投资达2100万元。经纬智能纺机、山西振东安欣、太谷先正达等一批高科技含量的企业技术研发水平国内领先。特别是吉利汽车晋中基地作为“链主”企业,已形成甲醇研发、甲醇装备制造、燃料输配的完备甲醇产业体系,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为全省十大新兴重点培育产业链之一。

    高新技术企业群“星”灿烂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领头羊”,是引领重点产业增长和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发动机”。
      今年初,晋中市科技局向社会公布了《2022年度高新技术企业星级名单》,全市121家企业中4家企业被评为二星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余117家企业被评为一星级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动态星级管理”是晋中市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规范运行、升级上档,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挺进中高端产业赛道的一次创新举措。
      今年以来,晋中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晋中市高新技术企业“动态星级管理、分类差异奖补”实施方案(试行)》,对表现优秀、创新能力强、贡献度高的企业,加大奖补力度。
      晋中市科技局局长卢贵斌说,根据全市上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整体情况,从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企业成长性四个维度进行评价,由高到低确定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三个档次。其中,创新能力特别强、科技研发水平特别高、科技投入特别大、市场竞争力特别强、企业成长性特别强、对产业和经济贡献度特别大、在省内乃至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为三星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科技研发水平较高、科技投入较大、产品有一定市场竞争力、企业成长性较强、对产业和经济有较大贡献的为二星级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通过评审认定,达到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条件为一星级高新技术企业。三星级企业每家奖补10万元,二星级企业每家奖补8万元,一星级企业每家奖补5万元。
      “作为企业,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政府对企业科技研发的重视和支持。下一步我们会把获得的奖补资金投入到公司研发上,以专业的研发力量不断深耕,逐步向国内一流的机械制造、电子设备、散热设备研发和生产品牌不断迈进。”在本次评级赋星中,山西拓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二星级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负责人非常高兴,也感到身负重任。
      据了解,晋中市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2家,名列全省前茅,其中,民营企业300家、占比96.2%,规上工业企业148家、占比47.4%,科技型中小企业241家、占比77.2%。2022年新认定123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年销售额达到789.7亿元,从业人员17051人,上缴税金31.2亿元。
      “我们要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企业平台人才深度融合、产学研用融通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支持各类企业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型企业总量大幅增加、质量明显提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卢贵斌表示,晋中市力争用2年—3年时间“种树成林”,推动全市科技型企业整体水平提升,争取到“十四五”末,牛羚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

      本版图片由本报通讯员提供
    张谦 冯新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9期

    • 第2023-07-18期

    • 第2023-07-17期

    • 第2023-07-16期

    • 第2023-07-15期

    • 第2023-07-14期

    • 第2023-07-13期

    • 第2023-07-12期

    • 第2023-07-11期

    • 第2023-07-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