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

以创新性教学 孵应用型人才

——看山西工商学院的育人之道

  6天的“东方甄选山西行”直播,山西乐村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赵士权与“东方甄选”直播团队一路同行,协助完成选品工作。作为近年来在山西商业圈声名鹊起的后起之秀,赵士权对自己的成长之路给出了这样的解读:“没有山西工商学院的应用型教育模式就没有乐村淘的建立,没有牛三平院长的资助就没有我后来的作为。”
  从毕业到就业,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同时,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着社会的检验。作为一所民办应用型高校,近年来,山西工商学院的学子们,从招生时被人“看不上”到就业时用人单位“抢不来”,在这一转变的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育人之道。

五大工程实现三全育人,全方位淬炼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山西工商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了“政治领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荣校”的五校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思政、大文化、大美育、大商科、大创业”五大工程育人项目,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21年6月,山西省高校首个思政教育馆群——山西工商学院大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建成。
  “大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有效推动了学校思政工作实践育人的常态化,而依托大思政育人基地开展的‘行走的思政课’以其生动形象、新颖独特深受学生喜爱和好评。”山西工商学院党委书记卢庆山说。校内大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共同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起来,让党建思政教育“活起来”。
  “‘文物活化’项目是我们开展的一项全新的美育教育实施路径的探索与尝试。我们根据山西省博物院镇院之宝——晋侯鸟尊,开展了舞蹈作品编创活动。”美育教学部主任助理耿婕介绍说:“这是一个中国古典舞作品,从舞蹈的编创到量身打造主题音乐、服装,我们反反复复进行推演和论证。我们想通过这一项目,让更多的人更好地触摸过往、感知历史,释放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从中得到美的涵养”。
  不断丰富实践美育形式,搭建体验式美育平台,并在实践检验中丰富和完善其内涵,山西工商学院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横向、纵向交织的网格式布局,连续举办了27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连续举办了18届中秋节“月满工商”大型诗歌朗诵演唱会,让学生在体验和欣赏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已连续六年开展的国家级乐团专场演出,让学生能够接受顶尖艺术教育的熏陶;连续举办八届高校校园星光大道比赛,由校园走向全省,由全省走向全国,深受青年大学生欢迎和社会赞誉。
  面对越来越强的竞争态势,既有较强专业能力,又有较强创新意识和经营与管理理念的懂专业、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时代对商科人才的需求,为此,山西工商学院以“大商科”建设助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全校学生开设应用文写作、晋商文化、团队建设与管理等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学生“会说话、会写作、会算账、会合作、会做事”的商科素养和基本能力。
  近日,山西工商学院2013级毕业生王雅成功当选政协第七届朔州市委员,作为朔州市品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他说:“在学校的时候,学校为我们设置大商科的课程,当时学习时没觉得很重要,但是当我走向创业这条路之时,我才意识到学会经营和管理是多么宝贵的财富,这让我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斜杠青年。”
  以“大创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该校把学生就创业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学院建设发展大局的“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全面推动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就业共同发展模式。
  创客集市是山西工商学院为学生特别打造的一个市场。“闲置交换,价值无限”“闲置不用,拿来换吧”“物尽其用,人尽其爱”……在山西工商学院创客集市上,2019级学生史杰文和团队在向同学们介绍他们的番茄校园程序,帮助同学们上传二手物品到软件的创客集市专区中,以实现更好的曝光和售卖。
  “我一直对互联网行业特别感兴趣,这一想法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学校安排我们免费入驻创业园区,一站式服务帮助我注册了公司,持续帮助我们解决创业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史杰文说。

接地气的学科专业群,打造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桥头堡”

  “学校始终扎根山西这片热土,贴近行业、融入产业,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学校发展紧密相连,围绕产教融合,贯通人才、项目、平台、成果互通互动、共融共享的良性循环,为民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执行校长王李金说。
  面对山西省经济贸易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山西工商学院在对接山西八个战略发展定位上,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构建了符合山西转型发展需求的商务服务、文旅服务、健康服务三个优势特色专业群,形成了结构合理、联系紧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教融合模式。
  作为我省第一家建设“1331工程”提质增效项目——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的学校,山西工商学院对接现代商贸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和商务咨询两个关键领域,依托跨境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等主干专业构建形成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充分发挥省级“1331工程”工商管理优势特色建设学科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建设项目的“桥头堡”作用。该校与省内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成一体化、多功能的产业学院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排在全省高校前列。如,通过搭建三级产教融合平台:校企合作、产业学院、校地合作,与太原市两区一县开展“12大基地”建设,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等5个产教深度融合平台。
  7月6日,山西工商学院醋健康产业学院举行揭牌仪式。“围绕山西特色产业,根据产业发展人才需要,筹备建成集研发—生产—包装设计—推广营销—财会结算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传承山西老陈醋工艺的同时,推动交叉专业融合发展,提升育人实效,培养地方需要的实用人才,为山西老陈醋创新发展积蓄动能。”该校产教融合办公室主任晋菲说。

有温度的校园教育,为学生内心注入光和热

  “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我们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创新推进‘五大工程育人项目’,建设三大产业群,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回归到根子上,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山西工商学院院长牛三平介绍说。山西工商学院培养的学生无论是服务山西、扎根基层,还是投身双创,抑或是继续深造,都有不俗的表现。
  摄影作品《大学生村官的驻村生活》中,李静在沙滩村入户走访时,和本村一位仅读过小学三年级却能流畅读完《呼延赞》等古书的88岁老奶奶聊天,这是一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融入百姓的生动画面。李静是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毕业生,2022年8月,她以优异成绩被壶关县大峡谷镇人民政府录用。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讲解惠民政策,宣传帮扶村,推介乡村旅游,其抖音宣传视频浏览量超百万,吸引无数摄影师和粉丝来帮扶村采风观光。2023年5月,她被壶关县评为“十大最美推介官”并主持了颁奖晚会,网友都热情地称她为“最美村官”。
  “给自己一个回报家乡的机会!”2018级工商管理班学生古超帆,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布艺“黎侯虎”第四代传人。在校期间,他创立了“守艺人”团队,研究发展传统手工艺。毕业后,古超帆回乡创业,在学校支持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传承、传播、弘扬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扶持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非居家就业。目前,该团队已吸引30多名大学生加入,并在11个自然村成功运作,线上、线下培训务工人员2.5万人次,签订劳务、劳动合同310份,产品远销欧美、俄罗斯,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促进当地357名村民人均年增收4000元,让山西积淀着的古黎国文化能够不断传承和发展。
  这样的故事在山西工商学院还有很多。据统计,该校培养的学生90%以上在山西就业,从招生时“看不上”到毕业时“抢不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如今成了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不仅下得去、留得住,而且用得上、信得过。

张娟 郝子涵 耿艺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9期

  • 第2023-07-18期

  • 第2023-07-17期

  • 第2023-07-16期

  • 第2023-07-15期

  • 第2023-07-14期

  • 第2023-07-13期

  • 第2023-07-12期

  • 第2023-07-11期

  • 第2023-07-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