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山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写在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 为残疾人提供电商创业培训服务。

  • 为听力障碍儿童提供语言训练服务。

  • 为肢体残疾人提供假肢适配服务。

  • 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 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

  • 残疾人运动员在世界特奥会上夺冠。

  • 2022山西最美残疾人发布会现场。

  •   盛夏时节,万物繁茂,热情似火,爱心灼灼。全省215.7万残疾人兄弟姐妹感受着来自社会各界的浓浓爱心,收获着喜悦,憧憬着希望。
      自2018年省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悉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残疾人事业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残疾人兜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残疾人就业增收能力稳步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更加精准有效,残疾人教育更加公平融合发展,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活跃,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五载春秋,行稳致远。五载奋进,硕果盈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牢记嘱托,不负期待,新征程,再出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省残联将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凝聚更广泛的扶残助残社会力量,奋力谱写山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寄语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巩成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即将胜利召开,我省残疾人事业又将跨越一个新的里程碑。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站在这特殊的时间节点,抚今思昔,感慨万千。过去的五年,是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的五年,是残疾人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的五年,是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收获盈怀的五年。一份份政策文件的出台,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一项项民生工程的推进,一件件惠民实事的落实,一次次在田间炕头与残疾人朋友的真情交流,一张张残疾人创业者乐观豁达、自信温暖的笑脸……我们有理由感到骄傲和自豪,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关心关爱,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无私
      帮助,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栉风沐雨的辛勤付出,广大残疾人不屈拼搏的精神力量,如同强大的电流,汇聚成了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
      岁月不老,初心依然。我相信,在“奋力谱写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新征程中,全省残疾人工作者将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振奋“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创造残疾人事业新的辉煌;我也相信,在更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的社会氛围中,残疾人朋友会用奋斗回应伟大的时代,用拼搏绘就精彩的人生。
      鲜花和掌声永远献给不懈努力的跋涉者。道阻且长,我们仍将一路前行。

    回眸篇
    书写残疾人事业温暖答卷

      总有一种关爱,如阳光般和煦;总有一种温暖,让生活更加美好。“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在广袤的三晋大地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温暖和力量。
      五年来,省残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融入发展大局,残疾人事业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省委、省政府出台《山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山西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山西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重要文件,中央和省级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2.93亿元,为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省委、省政府带动下,各市、县(市、区)党委和政府想方设法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残疾人事业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五年来,省残联始终坚持精准施策、守牢返贫底线,残疾人兜底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残疾人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全面落实《山西省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20.3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出台《山西省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关于加大力度支持脱贫人口增收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建立困难残疾人家庭访视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十项帮扶全覆盖。五年来,增加残疾人服务设施23个,总面积11.44万平方米。残疾人兜底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扩大了补贴救助范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和105元。为43879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分类施保”制度,积极实施“单人保”政策。建立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政府代缴费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五年来,省残联始终坚持就业基本民生、完善服务体系,残疾人就业增收能力稳步提升。出台《山西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等政策,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帮扶政策体系,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90亿元。五年来,全省持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43.8万中,就业23.7万,就业率达54%。为57882名城乡残疾人提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4260名盲人医疗按摩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对8928名农村困难残疾人开展助残帮扶,为5427名应届残疾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举办省第六届、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和首届残疾人展能节,参加全国第六届、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展能节,并取得优异成绩。
      五年来,省残联始终坚持抓好政策落实、创新制度机制,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更加精准有效。深入贯彻《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有效减少和控制了残疾的发生、发展。2017年以来,连续6年将残疾预防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推进并超额完成任务。2023年将残疾儿童救助年龄由0—6岁扩面到0—15岁,增加省级专项资金6380万元,加大康复救助力度。残疾人教育公平融合发展。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1—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接近100%,2696名残疾人学生被高校录取。2023年将“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对5862名符合人群救助2816.1万元。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活跃。开展“山西最美残疾人”学习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残疾人健身周”“五个一”文化进家庭、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作品展等活动。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配合省人大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对涉及残疾人权益保护的40余项法律法规提出修改意见。积极推进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4409户,为30568辆次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发放燃油补贴794.77万元。残疾人公益慈善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累计筹募款物逾1.3亿元,受益人次逾10.8万。开展实施“集善工程”系列助残公益项目逾112个,筹款总额位居全国前列。

    展望篇
    推进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科学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调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这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环境更加优化,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向着现代化迈进。

    倾力构筑残疾人美好生活“1828”工程,显著提升残疾人民生福祉

      精心打造1个“晋心办”智慧助残共享平台。加快建成上接中国残联信息服务平台,下联全省11市117个县(市、区)残联组织,贯通各级政务的服务网络,实现残联工作全域融合、全景在线、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推进山西残疾人事业革命性重塑。
      精确实施8个专项行动。一是实施“残健共融,全面发展”残疾人教育专项行动。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实施好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二是实施“职业技能,精准提升”残疾人培训专项行动。确保每年培训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8000名,确保每个县(市、区)至少挂牌1家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三是实施“多措并举,广开渠道”残疾人就业专项行动。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力争每年新增残疾人就业8000人。四是实施“精准服务,人人共享”残疾人康复专项行动。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持续优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实现“应救尽救”。五是实施“自主研发,智能智造”残疾人辅具适配专项行动。引导鼓励企业、高校等参与辅助器具研发、生产和流通,加强辅助器具适配定点服务机构建设。六是实施“提标扩量,应托尽托”残疾人托养专项行动。拓展智慧健康养老助残服务,确保未来五年形成以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社会化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体系。七是实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残疾人文化体育专项行动。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文化服务,推进残疾人体育服务纳入公共体育基本服务体系。八是实施“改造入户,创优环境”残疾人无障碍建设专项行动。推动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地方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清单,加快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
      精准落实28个重点项目。认真贯彻扶残助学教育帮扶、千企万人按比例就业、应救尽救儿童康复、重有所托集中托养、共享芬芳文化建设、有爱无“碍”改造入户等28个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对照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细化任务、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程落地落实,奋力推进山西残疾人工作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全面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整体推动残疾人事业向现代化迈进

      更好发挥体制机制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推动、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切实帮助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大事、急事和难事。
      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易返贫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坚决防止出现残疾人规模性返贫。深化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扶持残疾人参与富民乡村产业。
      强化残疾人社会保障救助。推动完善低收入人群分层分类救助工作,巩固特殊困难残疾人单独申请纳入低保政策成果,逐步扩大残疾人救助面。全面提升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水平,推动地方建立落实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互补衔接,切实减轻困难残疾人医疗费用负担。
      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实现每个市都有一所专业化的残疾人康复或托养设施,努力实现残疾人服务设施空白县清零。创新设施运营和服务供给模式,支持公建公营、公办合作经营,鼓励公建民营、混合经营等方式,确保有效运营,发挥使用效益,增强服务能力。
      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加快专项资金执行进度,强化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制度,有力推动残疾人实现更加稳定、更有质量的就业。
      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落实《中国残联司法部<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推进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改进残疾人法律服务。对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树立助残文明和自强自立新风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讲好山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生动故事。开展自强模范、助残先进评选表彰活动。推动将扶残助残纳入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创建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弘扬扶残助残和自强不息传统美德,大力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文明社会氛围。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20期

    • 第2023-07-19期

    • 第2023-07-18期

    • 第2023-07-17期

    • 第2023-07-16期

    • 第2023-07-15期

    • 第2023-07-14期

    • 第2023-07-13期

    • 第2023-07-12期

    • 第2023-07-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