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炎炎夏日,记者走进朔州高速毛皂收费站,被一个穿着制服工装、套着反光背心、攀爬门架的瘦小身影所吸引。
说起她,朔州高速行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虽是女同志,但是干活的劲头不比男同志差,在工作上她是雷厉风行的“女汉子”,她用“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用辛勤的汗水和炽热的激情,展现出高速公路女职工的职业形象,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出了特有的魅力和精彩,她就是朱智姣。
2014年,朱智姣从学校毕业投身于朔州高速公路行业。2015年,由于工作突出,成功竞聘为朔州高速公路公司机电员。针对机电设备设施资料不完善、设备查找维修困难等情况,她翻机柜、钻线井、拍照片、抄数据,建立了一整套涵盖设备设施型号、参数、功能以及基本维护标准的机电设备可视档案卡,实现了机电设备的可视化管理。2018年,朱智姣制作的“设备网络拓扑图”,能够快速定位设备故障点,将朔州高速整体机电运维效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20年,针对实车测试发现的机电运维问题,朱智姣编写出了一套五六万字的完整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手册。为全面提升公司机电运维指标指数,朱智姣带头认真汇总分析不达标指数,深入车道、门架现场反复研究,针对各种问题,积极学习各大企业机电巡检平台,对比优缺点,并结合钉钉定位打卡功能,与软件单位共同开发了“朔州公司信息化机电运维管理平台”。
2021年,朔州高速严厉打击偷逃费行为。在稽核打逃中发现,逃费手段出现技术化、隐蔽化的趋势,给收费稽核工作带来很大压力。朱智姣带着工作室团队在山平线山阴北、平鲁北、凤凰城收费站实地调研,通过反复试验、推理,提出了建设“匝道AI预稽核系统”的想法,在技术单位支持下,该系统全面上线,朔州高速公路公司当年累计发现屏蔽介质逃费车辆2万多车次,追缴通行费1200多万元,严厉打击了高速公路偷逃费行为。
今年,为进一步提升治超货车检测管理水平,朱智姣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增加微波雷达、开发“小黄人”轴数车型读取模块和大数据信息调用模块,构建了“治超车型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不仅提高了治超称重数据匹配率,降低了货车丢轴率,而且大大减轻了治超员工作负担。“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朱智姣微笑着对记者说。
“只要有时间,朱智姣就在研究机电设备,经常为了一个故障的细微特征,一遍又一遍摸索。为了一个参数的最佳值,一次又一次试验。为了不丢掉每一个细小步骤,一遍又一遍翻阅规程。”该公司收费机电部干事郭慧敏告诉记者。
“机电工作里有个‘愁事’,就是攀爬到门架上进行设备维护。大风天气,或者有重车经过时,门架上的人整个脚底下都在晃。然而她却总是自告奋勇挑下这个重担。冬天严寒,她在门架上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不断摩擦冻僵的双手取暖。夏天暴晒,她趴在门架上认真检查每个零件,衣服在身上湿了干、干了湿。男人能干的事,她一样都没落下,我们确实很佩服她。”收费机电部职员刘国庆钦佩地对记者说。
“作为机电员,有时需要爬进岗亭底下的线井进行工作,井下又黑又脏,干完活出来手上脸上粘的都是蜘蛛网。对这项工作,朱智姣总说她自己身体灵活,比别人更适合在线井工作,她不怕脏、能吃苦,我们觉得她最美。”毛皂收费站站长王丽夸赞地说。
朱智姣的付出,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更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21年,她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为全国第八届“最美中国路姐”,被公司先后评为“优秀女职工”“机电运维能手”。今年,创新工作室的“治超车型智能识别系统”项目,荣获山西交控集团“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三等奖和省交通运输“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二等奖。
本报记者马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