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傲骨幽兰太行魂 浓墨重彩写英雄

  • 电影《申纪兰》剧照

  •   山西影视集团、山西电影制片厂、万达影视出品的电影《申纪兰》上了院线。拍电影容易上院线难,这是制片机构可望而不可即的共识。
      申纪兰是山西人民的女儿,山西的文艺工作者更是把描写申纪兰的人生历程,颂扬申纪兰艰苦奋斗、改变家乡面貌的精神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用文学艺术各种不同的形式来描写我们的英雄。

    作家笔下的申纪兰

      山西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葛水平有长文写申纪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走了——追忆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发表在《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诗和远方在这里”转载。
      葛水平在她的长文中写了一位伟大的农民代表,申纪兰的传奇人生。葛水平文中介绍,申纪兰说:“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群众不富我先富,不是人民代表”,“我的户口在农村,我的单位在西沟,我的身份是党员,我的级别是农民”。
      葛水平写申纪兰是劳动权益捍卫者,促进男女同工同酬,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葛水平写申纪兰是脱贫致富的带领者,植树造林的奋斗者。申纪兰不仅致力于推动男女平等,还积极投身于农村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她的努力不仅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也为全国农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0年6月27日上午,葛水平去长治市医院探望申纪兰。6月28日凌晨1时31分申纪兰走了,葛水平随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群众送别了这位老人。
      这篇长文的最后,葛水平满怀深情地说:“她一生所获得的荣誉都与土地和劳动有关,她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崛起。她的离去让喜爱她的百姓哭成泪人。”土地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根,劳动是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魂。在这块土地上长着一棵不老的青松——申纪兰,傲骨幽兰太行魂。

    戏曲舞台上的申纪兰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主演的上党梆子《西沟女儿》,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表演时而悠扬婉转、舒展大方,时而如泣如诉、激越高亢,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地塑造了戏曲舞台上的申纪兰艺术形象。故事接地气、长志气、聚人气、扬正气,剧情震撼人心,表演精湛,突出地再现了主人公以民为本的公仆情怀与坚忍不拔的精神。
      陈素琴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唱段至今在网上播放:“实难忘七三年赴省上任,左推辞右拖延不去不行,到太原与省委立下约定,申纪兰当主任,不要级别不转户,不配专车不领薪……我的岗位在农村,我级别是农民……”这铿锵有力、掷地如金石声的语言唱出了申纪兰一身的骨气和本色。
      《西沟女儿》撷取了申纪兰在不同历史时期几个真实故事,用戏曲化的手段,再现了申纪兰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经久不变的劳动本色,讲述了申纪兰对党对群众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坚持改革、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
      全剧叙述方式独特,故事生动感人,尤其是全剧通过老年申纪兰叙述自由转场,场与场衔接紧凑,事业线与家庭情感线相互融合,相互推进,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西沟女儿》音乐地域风格浓郁,旋律优美,既现代新颖,又不失上党梆子风味,风格简练明快,曲牌丰富,音乐高亢、委婉、活泼,唱词、念白朴实、亲切。音乐唱腔在保留剧种特点基础上,又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以及内心的情感变化,发挥演员自身优势,努力用声腔深入刻画人物,通过大段的唱腔,抒写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情绪的瞬息变化,使角色更加丰满鲜明。陈素琴在舞台上为申纪兰树立起又一座太行丰碑。

    纪录片《功勋》中的申纪兰

      纪录片《功勋》以8位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为原型,分为8个单元剧讲述英雄们的真实事迹,申纪兰是其中之一。《功勋》申纪兰篇章,蒋欣领衔出演女主角,篇名《申纪兰的提案》。这一篇章的主人公申纪兰,不同于其他篇章的主角,她既不是战场上战功赫赫的英雄,也不是为国家科研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她是个普通又不普通的伟大女性。申纪兰和那些小脚女人不同,一双大脚特别扎眼,导演还特意给她的脚拍了特写镜头,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可她拥有超前的思想,提出男女都一样的观点,带领其他妇女一起参加劳动,挣相同的工分。蒋欣的身材在现代剧里显得有些魁梧,但是在农村剧里却变得恰到好处。

    银幕上的申纪兰

      电影《申纪兰》由哈斯朝鲁执导,张梦楚编剧,“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岳红领衔主演。影片根据“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生前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申纪兰坚守西沟、心系农村、情系农民,从一位普通家庭妇女成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传奇一生。
      这部电影创作于申纪兰逝世后不久。导演哈斯朝鲁回忆,正因如此,他曾在创作初期有过很多顾虑。他考虑过申纪兰的故事是否更合适打磨成为纪录片。但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把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生经历创作成为故事片。导演用朴实的镜头语言,讲述了申纪兰从山西一位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传奇人生的主要经历。
      影片从申纪兰带病最后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切入故事,用正叙和倒叙交叉的叙事手法,将20世纪50年代初她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发动农村妇女参加劳动、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改革开放后带领大家勤劳致富、改变家乡面貌的人生经历搬上了银幕。对这样一位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的劳动者,导演在拍摄她的人生道路时,既没有刻意拔高和煽情,也没有加入激烈的戏剧冲突,而是尽量以理性客观的态度,通过平实的镜头语言去刻画申纪兰平凡但伟大的一面。
      影片已于申纪兰逝世三周年(2023年6月28日)全国公映。这不仅是对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最好的纪念,更是对她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的弘扬和传承。
      影片自上映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华网、光明网作了报道。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在京召开了电影《申纪兰》专家研讨会。6月30日《中国艺术报》刊发了题为《“纪兰精神”:荒土变青山,还有后来人》的文章。7月7日《山西日报》发表了郝静静、刘玥玥写的《〈申纪兰〉光影下的山西故事》。
      山西影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晓江说,作为出品方,他期待电影持续的热度,能像申纪兰的劳模生涯一样,坚韧而漫长。
      著名影视艺术评论家仲呈祥评价电影《申纪兰》的出色表现,要归功于导演的总体把握,要归功于岳红的质朴表演。申纪兰形象出现在银幕上,具有无可取代的独特价值。

    韩玉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27期

    • 第2023-07-26期

    • 第2023-07-25期

    • 第2023-07-24期

    • 第2023-07-23期

    • 第2023-07-22期

    • 第2023-07-21期

    • 第2023-07-20期

    • 第2023-07-19期

    • 第2023-07-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