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梦所撰写的《王家庄史话》,共有13章,洋洋洒洒50余万字。正如欧阳梦在本书前言所说:“为一个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人口一直只有四百左右、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写史,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
欧阳梦从2005年写第一部书起,就开始跟着主人公们在村庄里跌打滚爬,可以说每一本书都牢牢地扎根于农村厚实的黄土地中,充满了泥土的气息。17年来几乎没有脱离过搜罗、挖掘、整理农村历史的过程,为她积淀了深厚的知识基础:“穿越浩瀚的历史云烟,拨开重重迷雾,追寻古人的足迹,叩问那些早已尘封了的往事,复盘祖先们的生活场景,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一步步推导故事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突然找到的某个实证正好验证了自己的推断,甚至正好填补了某个百思不得其解的环节空白,常常让我开心得像个得到糖果或大人夸奖的幼童,那种纯粹的快乐,无可替代。”
“一代廉吏于成龙之师贡生王进玉,他亲手建造的书房院成为一颗具有巨大能量的文化种子,几百年间,从无淡化、从无间断地影响着王、陈两个家族向前蓬勃发展。就像两千年前的那位老人,在各国间奔走呼号之后未果,然后潸然归去,一间书屋,三千弟子,从此奠定了中国两千年从无断绝的文化根基。王进玉的书房院,不亚于孔老夫子建立于鲁国的那间学堂,功在当代,利泽千秋。”这正是作者对这部史话与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之间紧密相连的清醒认知。
欧阳梦在撰写之初就已经想清楚,这部史话绝不是一本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流水账编年史,更不是如当下某些村史千篇一律公式化的大路货,而是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一斑而尽窥中华文明史全豹,还要告诉人们这豹子的斑斓如何自历史纵深形成。她说:“这些原本属于官僚体系的乡绅们,他们一代又一代不断绝地打造的连接朝廷和乡野的文明,就散布并牢牢地扎根在遍及中国大地的千千万万个村庄。而这千千万万个村庄,几千年来,一直就是支撑中华民族整个大厦的最稳固基石。一姓一庄这种以宗法制为底层的社会结构,使村庄成为中华文明的最基本承载单位。而那些最丰富最贴近中国老百姓生存真相的历史,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文明史。文明之路,原本就是生存之路。”
知来龙方能识去脉,以一斑而尽窥中华文明史全豹。我以为这就是《王家庄史话》的龙睛了。
史志一类原本就是一篇命题作文,有相对体例要求。“礼失而求诸野”,归根结底,着落在一个“求”字上。有了这个明白无误的追求,便如同成竹在胸,接下来,便须潜下身子,穷尽心力,深入乡野,钩沉头角,搜求鳞甲,汇形聚神。
于欧阳梦而言,这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只有放羊人才偶然爬上去的胡子坡,曾经被狼拖走一个成年女子的杨家岭,从来没人关注的只有两孔破窑洞的朱家庄,甚至散落于王家庄崎岖难行的山岭之间的一座座古墓,作者都不畏艰辛亲自考证。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其对历史认真负责的态度,确实令人叹服。在她的千方百计用心用力搜求之下,石斧、带孔石片、石犁、石刀、石磨盘与研磨石棒、焚烧坑、“战国印纹陶罐”、秦半两、汉五铢、金大定年间的铜钟、元代梅瓶、至元道宝制钱,一 一呈现。通过这些林林总总的器物,人类文明的曙光历历可见,烟望雾视的是时空之中,龙的图腾,正在字里行间,鳞次栉比,逐一呈现。
欧阳梦深入王家庄搜罗资料,寻觅史实,点滴成池之后,池中又养了鱼,断断续续5年时间,大鱼又生了小鱼,大大小小,满池都是唼喋之声。但她并没有急于大小通吃,而是细心遴选。最先捞上岸的池中之物,便是这位传奇贡生与大清一代廉吏于成龙。酝酿鱼龙变化的池塘,则是王家庄的贡生院,分为楼则院和书房院两处:“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王家庄还是人才济济,文风斐然,以‘文化村’的名号傲然屹立于暖泉一道川中”。“这两位贡生都出自楼则院,大门前的两根旗杆曾经让王家庄骄傲了几百年”,“就像孔夫子在中国人心理建构中的核心作用一样,这种文化已成为王家庄世世代代流淌在血液中的存在,一种世代相传刻在记忆中的基因”。
经过悉心寻访和繁复而又艰涩的考证,蒙尘的历史终于被欧阳梦拭出了光亮:这位“王贡生曾经做过于成龙的老师……”。
对史志的传承,作者也有自己的看法并概而论之曰:“每隔三代就续一次族谱,使族人尽知,使后辈族人不仅可以追根溯源,且永远知道血脉绵延方向,是我们每一个族人甚至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不然百年后,随着年轻一代对亲情和祭祖形式不断加深的漠然,血脉将从形式上也彻底断绝。而血脉断绝,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断绝,中华文明的传承危矣”。
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欧阳梦以“薪火传承文化村”一大章8万多字回答了这个问题。从延续了300年的书房院,到辗转腾挪却从不曾间断的冬学,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小学、初中、高中建立,都作了详细考证和记录。对晋绥边区编写印刷的小学国语课本简单而直接的教育,作者直抒胸臆:“国仇家恨贯穿于整本教材之中,爱国主义如钉子一样强劲楔入每一个小孩子的心智,涉及国家利益的选择和民族大义的取舍时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这样一种毋庸置疑的态度夯入这些担负着祖国未来的孩子最底层记忆,直接干脆地植入基因和血液,即使发生强度再大的地震,都毫无动摇。”
“上乾村,下沙塘,红火不过的王家庄”,“三百多年来文化积淀的结果,就是对知识的尊崇。教育是一个漫长时间的积淀过程。一代一代人的坚守,使王家庄一直焕发着勃勃生机,几乎每隔四五代就会涌现出一批人才”,使一个“文化村”由点到面到体活泼泼地展现出来。
在欧阳梦的精心挖掘下,种种有趣的传说成阵列队,商业数据生动翔实,故事丰富细节生动,民风、方言、秧歌的文武场、戏曲的五花八门等等,也述之备至,还有烟火气浓得化不开的习俗、俚语,让人读起来常常不由莞尔一笑。
全书语言生动,画面传神,且有一种冷色调的幽默。枝枝叶叶,根根苗苗,不一而足,都有来龙去脉。
方志读过许多,以村为主体的史话,却是破题儿头一遭接触。
以为欧阳梦撰写的《王家庄史话》合乎史志体例,却又不拘一格。比如打破史志通常纪年平铺直叙的时间顺序,历史关节处不刻意于微言大义的反复咏叹,而是对人物进行多角度文学渲染,条分缕析,推理和议论,摇曳多姿。这完全得益于作者多年从事纪实文学创作的经历,从而使这部史话有了文学的品格。如《文心雕龙》所言:“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历史发展,社会影响,文随时变,概莫能外。难得的是万变不离其宗,腾挪变化,分寸拿捏。踢任意球,过人,却没有越界犯规,这与作者撰写思路的明晰分不开。作者知道村史的撰写方兴未艾,还在探寻之中,要有别于已成固定模式的方志,希望自己能率先在文字和体例方面有所突破,写出一部村史的范本。功夫不负有心人,殚精竭虑之下,窃以为,作者的意图,似乎端倪已见。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孔见,还需要专门方家和普罗读者的认可。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到“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对中国未来发展,对人类的根文化的传承,对这部《王家庄史话》、对以“见证历史、记录历史、尽可能地挖掘历史,致力于村史文化研究与创作、力图为中华历史和传统文化奉献微光”的作者欧阳梦而言,无疑是好消息。
礼失求诸野,抛却虚幻,生存的要素就是天空和大地,人类对大地以及万物最原始最根本的温情与和睦,就植根于乡村。乡村的凋敝虽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必须把根留住。乡村花朵一样凋零,结出了城市,但魂儿不能丢。乡村的魂儿就是人的魂儿,这个魂儿如同花朵与果实的芬芳,历久弥新。天人合一才能讨自然的欢心。
小小一个王家庄,正是中国众多村庄须眉毕现的写真和窥斑见豹的缩影。
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