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推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有力有序有效推广“千万工程”经验③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20年来,“千万工程”的内涵外延不断深化拓展、迭代升级,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省委书记蓝佛安在省委常委会主题教育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交流研讨会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把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着力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县乡村统筹,进一步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循环、促进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兴起于之江大地的“千万工程”从人居环境整治切入,深刻重塑了城市与乡村关系。20年来,浙江城镇化率从2003年的53%提高至2022年的73.4%,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全省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一系列数据表明,深化“千万工程”,必须要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始终秉持让村里人像城里人一样全面享受公共服务和生活便利的初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是促进城乡融合的关键之举。县城一端连接城市,一端连接农村,是带动乡村发展和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枢纽,只有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才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口,促进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就我省各地而言,要充分发挥开发区、专业镇、文旅康养集聚区等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数字化提升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让县城成为宜居宜业之地。
  推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是促进城乡融合的重中之重。“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省不仅狠抓“硬件”建设,拿出真金白银推进市政管网向乡村延伸,而且强服务,推动乡村医生、社区食堂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同时,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全省建成近2万个农村文化礼堂,承载着村晚、村运会等乡村文体活动。就我省而言,要抓好3个一号旅游公路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及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完善城乡供水供气供暖管网、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衔接等民生福祉上下绣花功夫。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有力支撑。要让群众稳得住、好就业、可发展,就必须培育壮大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省各地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发展路径,特别是要依托特色专业镇建设,做强本地既独具特色、又有传统优势的重点产业。同时,大力推进县域快递、冷链物流设施和商贸综合体建设,打通微循环,让“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畅通。
  “千万工程”深刻改变着中国乡村的未来,展现出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让我们把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让更多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现代文明。

陈力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01期

  • 第2023-07-31期

  • 第2023-07-30期

  • 第2023-07-29期

  • 第2023-07-28期

  • 第2023-07-27期

  • 第2023-07-26期

  • 第2023-07-25期

  • 第2023-07-24期

  • 第2023-07-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