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OLED玻璃智能显示屏的透明度达75%以上,具有高速动感处理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地铁广告屏、商业展示等领域。”7月29日,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现场,一块透明玻璃屏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崔涛介绍着产品参数和应用范围。
崔涛是中铁十七局建筑公司崔涛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也是BIM(建筑信息模型)中心的副主任。工作室近百名成员平均年龄26岁,致力于推动参数化建模的BIM技术在房建、市政、公路、铁路、矿山以及古建筑修复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应用,目前已开发出集规划、建造、运营全生命周期、BIM技术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
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BIM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用BIM搭建立体模型,能够有效减少因‘错、漏、碰、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工浪费。我们的成员大部分是土木出身,一定意义来讲,学习、使用以及发展BIM技术也是我们搭乘数字化浪潮,增强自身能力的一种选择。用最实用的技术,盖最结实的房子,是我们的梦想,更是我们的初心。”“90后”的崔涛一脸坚定。
短短几天,崔涛跑遍了会场的各个展厅,后来他不仅能流畅地为参观者介绍山西展区其他的创新成果和工匠劳模,还能熟练地引导问询者去他们感兴趣的展区。“来参展的都是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实在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崔涛由衷地感叹:“古语云:术业有专攻。能够在一件事、一个行业日复一日地坚持,绝非易事。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坚持是与时俱进的,是一种不断吸纳新技术从而推动行业向前发展的坚持!”
张毅 李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