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强调“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生态环保工作明确了任务目标,指明了落实路径。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构建相应的体制机制是关键。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全力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作为能源资源大省,我省不断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持续织密制度体系,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新征程上,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筑牢法治根基,强化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法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完善了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实现了大气、水、土壤、固废四大环境污染领域地方性法规全覆盖。今后,要顺应形势发展,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做到环环相扣、集成协同,加固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基础。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是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绿色发展政策机制,强化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方面政策支持,做好污染防治、国土绿化、生态修复等工作的服务保障,为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发掘市场活力,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环保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落实节能减排主体责任。
科技支撑是助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推行、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等等,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近日,我省印发《山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进一步提振科技护绿的信心决心。要加快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支持企业、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联合攻关,持续增强科技供给,让生态文明建设充满绿色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站在美丽中国建设的新起点上,打好保障体系“组合拳”,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定能让广大群众共享生态福祉。
李泽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