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邑颂歌会、“昂首新征程”徒步大赛、地道美食展……前不久举办的乡宁县峰岭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揭牌暨文化旅游节活动,为该县台头镇嘉和村积攒了爆棚的人气,也让这个小山村踏上了发展乡村旅游新征程。
乡宁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学习好、运用好浙江“千万工程”这把金钥匙,把乡村经营作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撬动点,高标准建设3个省级、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85个县级示范村,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党建引领,把农村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嘉和村2019年由原峰岭村和孔家村合并而成,下辖12个自然村,林木覆盖率达90%,可以春看百花,夏享清凉,秋赏红叶,冬观雪松。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致富,去年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定把村“两委”办公大楼改造为宾馆,镇村两级配套修建了党建文化广场、停车场、林间漫道等,峰岭景区成功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该村通过举办物资交流会、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带动全村53户126人、脱贫户23户38人、三类户3户4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组织村民网上销售野生木耳、野生蘑菇、杂粮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龙鼻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多年为零。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村党支部确立了“党建立村、产业强村、德孝治村、文旅兴村”的发展思路,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乡宁县众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复垦集体闲置土地600余亩,高标准建设矮化密植苹果基地、仿野生中药材基地、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和观光采摘园。公司利润60%用于扩大再生产,40%用于利益分配,形成共同富裕新机制。
枣岭乡驮涧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金玉曾长期从事酒店经营,她把企业管理经验融入乡村振兴,践行“党建引领、村企共建”的理念,打造黄河鱼高密度养殖区、鱼菜共生低碳生产区等五个功能区,让黄河鲤鱼真正实现规模化经营。
乡宁县全力推动巩固衔接工作上台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见实效,加强乡村两级组织标准化建设,把乡贤返乡创业与乡村运营深度融合,大力倡导党员企业家回村发展产业,把农村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努力把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动人才向乡村流动,为137个行政村(社区)招聘大学生,率先在全省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落实村“两委”(社区)干部报酬待遇,激励基层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加大投入,把市场机制引入产业发展
乡宁县2018年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以来,持续加大“三农”资金投入,4年来累计投入衔接资金12亿元,实施项目2750个。
该县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投入资金3.25亿元,其中为85个县级示范村每村投资300万元左右。同时投资3亿元成立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构建县乡村三级市场主体,其中2亿元进入资本市场,年收益1000万元左右;整合涉农资金8600余万元开展持债经营,年收益500万元左右。通过配股分红和差异化分红,将利益联结到村,真金白银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同时,乡宁县因地制宜规划了水果、花椒、有机旱作粮食作物、特色产业和生态养殖等产业带,并培育10种发展模式在全县推广。
台头镇神角村昔日为采煤沉陷区,附近的工矿企业每天要到周边县市采购蔬菜。2021年9月,神角村党支部书记带队赴山东、江苏等省考察蔬菜大棚后,建设了10个新型蔬菜大棚,去年该村依靠大棚蔬菜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
尉庄乡庄原村共有498户1474口人,常住人口仅有894人。该村党支部带领合作社,通过菜单式托管、全过程托管、入股型托管三种服务方式,打造高标准农田5000亩,托管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农村耕地撂荒之间的矛盾。
光华镇尧西村采取“合作社+农户”方式,流转土地140亩、复垦撂荒地180亩,发展特色土豆种植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
一个个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2022年,乡宁县13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万元,收入20万元以上的达到66.9%,收入30万元以上的达到37.6%,经营性收入全部实现新突破。
因地制宜,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宁县遵循发展规律、注重因地制宜,保留特色风貌,抓好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域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该县投资近亿元,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域打造“美丽庭院”,让群众自觉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让乡宁县干部群众津津乐道的是,“五个全覆盖”让农民获得满满的幸福感。2022年,该县投资6000余万元,重点推进了全县行政村日间照料中心、公共浴室、户厕改造、垃圾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五个全覆盖”。如今,全县113个日间照料中心为2000余名农村老年群众提供日间照料、休息娱乐、康复护理等服务,并为每人每月提供100元伙食补助。104个公共浴室为农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对于居住分散、常住人口较少的村,采取发放澡票、专车接送等方式解决洗澡难问题。垃圾收集处理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规范化运行,93处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全部完工投用,户厕改造累计改造提升2万余个,覆盖率超92%,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彻底革命,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目前有条件的村正在推进清洁取暖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实现“七个全覆盖”。
实施“星级评定”,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乡宁县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采取星级化管理,根据考核结果、任职年限、群众口碑等情况,逐月累加确定星级,将星级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争先进位。对农户实行星级化评定,完成了38822户村社“星级文明户”创评,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群众向上向善的精气神。通过星级化管理,干部作风得到转变,群众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发展活力迸发,乡村振兴合力凝聚。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重任在肩。乡宁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合力攻坚提质增效,铆足干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盼头。
本报记者李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