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

——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⑤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关键领域。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作出部署,强调要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就要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高端商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养老、托育、健康、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非营利性服务业,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上半年,全省服务业稳步恢复,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其中,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5.5%,金融业增长9.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8.8%,营利性服务业增长7.3%,对经济全面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服务业还有不少短板,比如规模仍然偏小,结构不尽合理,发展质量不高等。这就需要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增加服务业有效供给,提高服务业水平。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就要锚定专业化高端化目标,在更高水平上支撑制造业转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不断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双创空间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产业集群。增强研发设计能力,培育壮大创新企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实融合、数智赋能,拓展数字融合应用新场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多式联运发展,强化大宗货物输出能力。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跨境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供应链物流、应急物流等,优化现代物流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加大对科技创新、碳减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交通物流、服务业领域等的金融支持,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培育壮大会展品牌,积极发展高端商务服务。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就要在高品质多样化上着力,在更广范围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传统商贸服务,加速“烟火气”回归。支持商贸零售、住宿餐饮等重点领域消费,促进汽车、家电、家居、油品等大宗商品消费;丰富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供给,激活“夜经济”;推进消费场景和平台创建,发挥9条省级步行街(商圈)带动作用,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释放城市消费动能;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补齐商品市场短板,大力发展乡村e镇,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和物流体系贯通发展;提振文旅市场,加快景区提质升级,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响“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业,实施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工程,培育养老服务品牌,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多渠道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办好民生实事;因城施策,支持新市民、青年人的首套刚性住房需求,鼓励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改善型住房需求,推动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加大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发展服务贸易也是重要一环。加快发展服务贸易,要在复制推广服务贸易先进经验、扩大服务领域市场准入、促进国际人才流动、提升金融跨境服务能力、打造服务贸易聚集载体、提升服务贸易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扩大服务业开放,培育一批文化、数字、人力资源、中医药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生活。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可以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也会对经济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产生放大效应。目前,我省转型发展面临新的时空背景,我们要牢牢抓住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在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让转型发展更有动力,百姓生活更有品质。

梁晓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6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4期

  • 第2023-08-13期

  • 第2023-08-12期

  • 第2023-08-11期

  • 第2023-08-10期

  • 第2023-08-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