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办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⑥

  县城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载体。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事关山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为推进县城发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要为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持续夯实基础支撑,强调要着力强化六大支撑,加快办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着力强化六大支撑,就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试点示范,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有硬件基础,县城才有承载力。补短板,惠民生,全面提升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公共服务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决定着县城人居环境和整体面貌,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硬件基础。因此,要加快提升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强化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城乡供气供暖、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以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均等化公共服务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
  有优势产业,县城才有吸引力。产业是县城发展的根基,培育发展县城特色优势产业,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要坚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深入开展试点示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我省各地资源禀赋千差万别、条件大相径庭,我们要立足自身实际、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发展路径,特别是要依托特色专业镇建设,加快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同时要注重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县域内产业集聚,以增强县城产业辐射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
  有政策支撑,县城才有新动力。要强化各方面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通道,激发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活力。要强化政策引导,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立多元可持续投融资机制,完善城乡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健全人才和科技成果下乡激励机制。要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推进的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试点先行,突出规划引领,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凝聚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美丽山西幸福家园的强大合力,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新动力。
  郡县治,天下安。我们要科学把握功能定位,分类推进县城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为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康梅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3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21期

  • 第2023-08-20期

  • 第2023-08-19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